[发明专利]相位差薄膜用液晶取向剂、相位差薄膜用液晶取向膜、相位差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4648.7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永尾隆;安田博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JSR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9/56 | 分类号: | C09K19/56;G02F1/1337;G02F1/1335;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差 薄膜 液晶 取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位差薄膜用液晶取向剂、相位差薄膜用液晶取向膜、相位差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在电视以及各种监视器等广泛应用。作为LCD的显示元件已知例如STN(超扭曲向列)型、TN(扭曲向列)型、IPS(面内切换)型、VA(垂直取向)型、PSA(聚合物持续对准)型等(参照专利文献1和2)。该液晶显示元件中使用了各种光学材料,它们中基于消除显示着色的目的以及消除根据看到的角度改变显示颜色和对比度这样的视角依赖性的目的,使用相位差薄膜(参照专利文献3和4)。
目前,相位差薄膜利用塑料薄膜的延展工序制造,对于具有更复杂的光学性质的相位差薄膜是使聚合性液晶固化而制造。在该方法中,为了使聚合性液晶分子相对基板面,在规定方向取向,一般是在基板表面设置液晶取向膜的方法。该液晶取向膜通常通过尼龙等布材,在一定方向摩擦基板表面形成的有机膜表面的摩擦法而形成。然而,如果进行摩擦处理,则在工序中容易产生灰尘或静电,所以在液晶取向膜的表面粘附灰尘,可能产生显示不良。另外,在摩擦处理中,由于制造工序的限制大,难以在任意 的方向上且精密地控制液晶取向方向。
因此,作为和摩擦处理不同的方法,已知的有通过对基板表面形成的聚乙烯醇肉桂酸酯等感光性薄膜照射偏振光或非偏振光的放射线,赋予液晶取向能的光取向法(参照专利文献5~15)。根据该光取向法,不会产生灰尘或静电,能实现均匀的液晶取向。而且,与摩擦处理相比,能在任意方向上且精密地控制液晶取向方向。此外,通过在放射线照射时,使用光掩模等,能在一个基板上任意地形成液晶取向方向不同的多个区域。然而,在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照射放射线时必须加热以及必须要很大的累积曝光量这样的问题(参照专利文献16)。
另一方面,近年来流行显示3D图像的技术,在家庭中也能观看3D图像的显示器正在逐渐普及。作为3D图像的显示方式例如在专利文献17中介绍了使用具有下述配置的偏振片的偏光眼镜的方法:在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中,形成偏光状态不同的图像,右眼和左眼只能看到各自的偏光状态的图像(参照专利文献17)。这种方式得到的立体图像没有闪烁,通过戴上质量轻且便宜的偏光眼镜,观察者能观察立体图像。
作为在上述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中形成偏光状态不同的图像的现有技术,对于投影显示而言是使用两台偏光投影仪,在屏幕上将两者的图像重合,形成立体图像;或者对于直视显示而言是通过半透明反射镜或偏光镜合成两台显示装置的图像,或者通过使配置在基板面上的偏光薄膜的偏光透过轴对每个像素不同地配置而形成。然而,为了使偏光轴不同的两个图像通常同时放映,必须要求两台显示装置或放映装置,不利于在家庭中使用。作为在一台显示装置中,形成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偏光状 态不同的图像的现有技术,已知的有下述方式:将在邻接的像素之间,偏光轴相互正交的马赛克状的偏光层,密合到一台显示装置的前面,观察者通过戴上偏光眼镜,能观察到立体图像。
作为该偏光层必须形成微米级图案的形成图案相位差薄膜。作为这种形成图案相位差薄膜的制造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8中公开了对感光性聚合物层照射偏振光的方法等。然而,偏光照射须很大的照射量,而且感光性聚合物层的热稳定性无法充分满足要求。
基于这种问题,希望开发出一种生产性高的相位差薄膜用液晶取向剂,该液晶取向剂能有效地制造液晶取向性和热稳定性优异,且能精密地控制的形成图案相位差薄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6-912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05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4-2298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4-258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6-28745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0-251646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11-2815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11-152475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0-144136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0-319510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00-281724号公报
【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平9-297313号公报
【专利文献13】日本特开2003-307736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SR株式会社,未经JSR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