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编程的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4934.3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聂穗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穗 |
主分类号: | G05B21/02 | 分类号: | G05B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510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编程 测试数据 自动 采集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编程的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产品开发或是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测试仪器仪表对产品进行质量的检测分析,以保证对产品的质量或对产品的数据分析要求。
目前所采用的数据测量,一般由人工进行数据的采集,然后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或将数据输入至电脑中由电脑分析软件得出所需要的分析结果。这种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测试工作,而且将数据输入电脑进行分析也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其正确性也得不到保障。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89542.5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自动采集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通过建立数据调度任务,根据预置的数据导入条件和数据调度任务将数据导入数据库,通过该方法可以将文件、手工收集的数据和源系统中无数据通道的数据自动采集到经营分析系统数据库,方便的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等操作。但其并未涉及对于产品数据的自动采集过程,对于产品数据的检测采集仍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测试效率不高,并且所测试的数据可能因工作人员疏忽,正确性不一定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费测试时间少、节约劳动力、检测正确率高的可编程的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系统及方法,以提高数据检测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编程的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系统,包括与被测设备相连的、用于读取被测设备的检测状态或结果的检测仪器,还包括: 主控制器:与检测仪器连接,用于设置检测仪器的参数,并设定、执行检测流程,读取由检测仪表上传的检测数据,并将检测数据制成相应的显示图表; 存储器:接收并存储由主控制器传送的检测数据和显示图表,并存储有检测仪器的测试命令数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编程的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主控制器连接测试仪器,测试仪器与被测设备连接,主控制器查找与其相连的测试仪器,并返回测试仪器的地址; 2)、用户编程可用主控制器为被测设备建立新测试,输入该设备的相关信息并选择所需要的检测仪器的测试命令集; 3)、主控制器根据待测量设备所需要测量的参数,建立与其相应的测量流程图,并执行该测量流程,主控制器接收测试仪器上传的测试数据,将其存储至存储器; 4)、主控制器根据测试仪器上传的测试数据生成统计分析图。
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器与测试仪器通过GPIB总线连接,在步骤1)中如果返回的测试仪器GPIB地址重复,则更改测试仪器的GPIB地址。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名称,测试指标。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判断存储器中是否存在检测仪器对应的测试命令集步骤,若不存在则重新导入该命令集。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测量流程图包括:设置提示信息、建立自定义变量、设置延时、数值运算、条件判断、设置参数、读取参数。
优选的,所述测量流程图建立后还包括用于检验流程图是否完整、测试仪器的测试命令是否正确的验证步骤。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所生成的统计分析图包括产品合格率对比分析、指标均值对比分析、指标裕量对比分析、指标极差对比分析、指标方差对比分析、指标偏差对比分析、机器某指标对比分析、某指标频率点对比分析、各循环对比分析。
采用本发明所述可编程的测试数据自动分析系统,在现有的没测设备与检测仪器连接的基础上,增加有与检测仪器相连的主控制器,通过主控制器对检测仪器设定相应的检测参数,根据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检测流程,执行流程向测试仪器发送测试命令,取得所需要的测试数据,将该测试数据存储于存储器或由主控制器分析统计。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一次性设定完检测参数与流程后,即可自动的完成对测试数据的采集分析工作,大大节省了测试时间,也减少了按劳动力,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在建立测试流程后,测试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不会导致人为原因输入数据出现的差错,有利于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由主控制器生成的统计分析图,可以供操作者判断受控过程状态,使测试过程在质量上和成本上能持续地、可预见的保持下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穗,未经聂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