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碘化壳聚糖生物抗菌膜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05152.1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6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施晓文;任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三鼎医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32 | 分类号: | A61L15/32;A61L15/28;A61L1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碘化 聚糖 生物 抗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创伤、烧烫伤和手术创口恢复的生物抗菌膜的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碘化壳聚糖生物抗菌膜。
背景技术
生物医用敷料是一种新型的医用创伤敷料,它一般是指外形上有别于传统敷料(如纱布),功能上调节创面环境,参与创面修复,并影响创面愈合速度和质量的创面覆盖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在临床医疗和护理中,出现用生物敷料取代传统敷料的趋势。生物敷料的发展应用在医疗领域具有方向性意义。
壳聚糖是天然阳离子型氨基多糖聚合物。资源丰富,成膜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生物活性的特点使其在生物医用材料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在本领域内产生的应用成果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以壳聚糖为主,混配其它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生物膜或流体膜。这类敷料的不足之处在于:(1)壳聚糖抗菌能力较弱,尤其是高分子量壳聚糖更差;(2)壳聚糖不溶于水,需要酸解成胶液,制备生物膜时还需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调节PH值,给产品带来不必要的化学残留物。
第二类是用壳聚糖无纺布或生物膜为基材,混配或吸附化学药物,以克服壳聚糖抗菌能力不足的弱点。例如:壳聚糖膜吸附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而制备的“银壳聚糖膜”,壳聚糖膜吸附甘油碘中的碘元素制备的“壳聚糖碘创烧伤敷料”。此类技术是将壳聚糖作为基材或缓释剂,由药物混合借助药物达到抗菌目的,存在以下不足:(1)两者是吸附关系、是独立的分子存在,壳聚糖溶液状态水解或辐射灭菌时降解会造成药物含量不稳定,抗菌能力下降;(2)非生物物质的加入将影响医用敷料的生物相容性,增加机体排斥的可能性;(3)此工艺吸附平衡后,存在一定的药物溶液浪费。
第三类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复合膜,在壳聚糖分子基团上通过化学修饰引入功能基团,制备的壳聚糖衍生物,即保留壳聚糖的生物特性,又可改善抗菌活性和水溶性。随着壳聚糖医药领域应用的深入,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等壳聚糖衍生物的生物膜成为生物敷料方面研究对象,出现了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复合膜,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复合膜。在壳聚糖羟基和氨基上引入羧甲基或在壳聚糖氨基上引入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能强化壳聚糖的抑菌性,解决其水溶性问题,但降低了壳聚糖的物理性能。现在壳聚糖衍生物一般是与壳聚糖复合配制成双层生物膜,也有的壳聚糖衍生物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交联反应提高生物膜的物理性能。这一类生物膜存在不足之处:(1)由于依赖壳聚糖膜来提高机械性能,依然存在壳聚糖不溶于水的问题;(2)已出现的壳聚糖衍生物生产工艺复杂,相对成本较高;(3)使用交联剂(如戊二醛),生物膜存在化学残留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对创面具有护创、止血、抗菌、促进愈合和防止粘连的碘化壳聚糖生物抗菌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接以壳聚糖为原料,集壳聚糖改性、制膜于一体的碘化壳聚糖生物抗菌膜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碘化壳聚糖生物抗菌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200g壳聚糖溶解于浓度为1%的稀盐酸溶液中,滤除去不溶物,配成浓度为2%的壳聚糖溶液10000ml;再加入4000ml的碘化钾-碘溶液;真空浓缩后倾入到3倍无水乙醇中,析出碘化壳聚糖;抽滤并用75%乙醇冲洗,真空干燥后称量150g碘化壳聚糖溶入乙醇含量10%的蒸馏水中,配成浓度3%的碘化壳聚糖胶液5000ml。将160g明胶加入到盛有蒸馏水的器皿中,过滤除去不溶物,制成浓度为8%的明胶液2000ml.然后将400ml甘油加入到明胶液中,配制成2400ml明胶胶液。将3.9g透明质酸加入到蒸馏水中,配制成浓度为1.5‰的透明质酸胶液2600ml。将所述明胶胶液加入到所述碘化壳聚糖胶液中,搅匀后加入所述透明质酸胶液,过滤后真空脱泡制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三鼎医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三鼎医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5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