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血液H-FABP纳米金标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5264.7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8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笛;陈相健;卞智萍;顾春荣;郭智睿;徐缙丹;张雷;张寄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天科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fabp 纳米 检测 试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血液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纳米金标检测试纸条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H-FABP存在于心肌细胞胞浆内,含量丰富。心肌受损早期,心肌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H-FABP进入血液。H-FABP在心肌受损后1-2h即可在血液中检测到。由于H-FABP心肌特异性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肌红蛋白,因此H-FABP可成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急性心肌组织损伤的早期特异性标志物。目前,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衰、心肌炎、心脏手术损伤评估、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等心肌损伤疾病的诊断、危险度分层和预后评判。美国每年因怀疑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就医病人达8000万,其中45%左右与心脏相关,15%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我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率约50/10万,每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数超过100万。因此,H-FABP检测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血液H-FABP纳米金标检测试纸条,使其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7ng/mL、结果稳定等优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血液H-FABP纳米金标检测试纸条,包括设在固定板上依次相连的样品垫(1)、金标垫(2)、硝酸纤维素膜(3)和吸水纸(4);在硝酸纤维素膜(3)上设有检测线抗体(5)和质控线抗体(6);在金标垫(2)上设有金标抗体。
所述的金标垫(2)为聚酯纤维膜制成的垫。
所述的样品垫(1)为玻璃纤维膜制成的垫。
所述的金标抗体为显色抗体,检测线抗体为捕捉抗体,显色抗体与捕捉抗体为2株可互相配对形成夹心的抗人H-FABP单克隆抗体。
所述的金标抗体用40nm纳米金壳标记。
一种制备人血液H-FABP纳米金标检测试纸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策略,以柠檬酸三钠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制备出单分散的银纳米颗粒作为牺牲模板,通过置换反应获得胶体级、高分散的金纳米壳(40nm)。
(2)调节纳米金壳溶液pH8.0~8.5,加入显色抗体(1株抗人H-FABP单克隆抗体)与纳米金壳溶液反应,离心得沉淀,重悬沉淀,得金标抗体溶液;
(3)将聚酯纤维膜预处理后,烘干,用金标抗体溶液喷印;
(4)用捕捉抗体(1株抗人H-FABP单克隆抗体BT01)在已活化硝酸纤维膜上喷划检测线,真空干燥;然后用羊抗鼠IgG在已活化硝酸纤维膜上喷划质控线,真空干燥;
(5)按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膜、吸水纸顺序粘贴在单面压敏胶的塑料板上,切割,装入塑料卡,包装;
其中,采用2株可互相形成夹心配对的抗人H-FABP抗体,其中1株作为捕捉抗体BT01,1株作为显色抗体BT02;用40nm纳米金壳标记显色抗体。
上述人血液H-FABP纳米金标检测试纸条在检测人血液中H-FABP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人血液H-FABP纳米金标检测试纸条,使用中空的金纳米壳代替目前胶体金试纸条常用的球形纳米颗粒。应用于人H-FABP检测,特异性高,由于中空金纳米壳所呈现的颜色(墨绿色),在基于白色背景下能比球形金纳米颗粒(暗红色)产生更好的分辨光信号。而且由于中空金壳的重量轻于同样大小的实心纳米金颗粒(平均直径均为40nm),其免疫层析的速度加快,有利于试纸的快速检测。结果易观察,灵敏度达到7ng/mL,15-30min内就能判读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操作简便,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尤其适宜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纳米金壳溶液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天科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天科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5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