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5615.4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9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远;徐康聪;赵玉超;陈杨;许凯;陈侃;黄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18 | 分类号: | F02B3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田*;谭祐祥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 ||
1.一种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流通管路(3),来自于发动机的废气通过废气流入管路(22)流进该废气流通管路(3);
设置在所述废气流通管路(3)中、受到废气的推动而移动的主动活塞(6);
一端与主动活塞(6)连结、以传递推力的S型连杆(7);
空气流通管路(11),干净的空气通过空气流入管路(15)流进该空气流通管路(11);
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通管路(11)中、受到所述S型连杆的推动而移动的从动活塞(14);
与所述废气流通管路(3)连通、将利用完的废气排出的废气流出管路(1);以及
与所述空气流通管路(11)连通、将压缩后的空气送出的空气流出管路(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活塞回复到初始位置的复位构件(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活塞上设有使活塞两侧空间内的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通构件(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旁通管路(25),该废气旁通管路(25)通过废气排出孔(23)与废气流通管路(3)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压管路(16),调压管路(16)一端与所述空气流通管路(11)中的从动活塞的被压缩侧的空间连通,另一端连通有气缸(18),该气缸(18)还同时与所述空气流通管路(11)中的从动活塞的空气流入侧的空间连通,所述调压管路(16)中设有阀(17),所述废气流通管路(3)和所述废气排出孔(23)还通过废气旁通孔(24)连通,该废气旁通孔(24)通过废气旁通阀(5)开启和闭合,所述废气旁通阀(5)通过传动杆(4)与所述气缸(18)的气缸活塞(19)连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活塞(19)上设有使所述废气旁通阀(5)维持闭合状态的施力构件(21)。
7.一种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器,其步骤包括: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经过废气流入管路进入废气流通管路(3);
利用废气的动能来推动废气流通管路(3)中的主动活塞向压缩方向移动;
随着主动活塞的移动而带动S型连杆,使得从动活塞也向压缩空气的方向移动,对空气流通管路中的空气进行压缩并经由空气流出管路推入到发动机气缸中;
利用完的废气通过废气流出管路(1)排出。
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主动活塞(6)移动到与所述废气流通管路(3)连通的废气排出孔(23)时,废气通过所述废气排出孔(23)经由废气旁通管路(25)流到废气流出管路(1),进而将被排出,当排气达到一定量时,主动活塞(6)、S型连杆(7)及从动活塞(14)整体在复位构件的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次的废气排完之后,主动活塞、S型连杆及从动活塞整体在复位构件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通过开启设置在从动活塞上的空气流通构件,让所述空气流通管路(11)中的从动活塞的空气流入侧的空间内的空气流入被压缩侧的空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需要增压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阀(17)来使空气流通管路(11)中的从动活塞的被压缩侧的空间中的高压空气经由调压管路进入气缸,利用气缸中的高压空气的压力使气缸活塞移动,从而使与气缸活塞连动的废气旁通阀(5)开启,将废气经由废气旁通管路(25)排到废气流出管路(1),进而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56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视点视频编码码率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护眼睛的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