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端柱与电池盖的密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5704.9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0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汤海朋;孔德龙;周庆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电池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更具体地为一种铅酸蓄电池端柱与电池盖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的牵引电池生产,电池端柱与电池盖的密封结构大部分为:电池端柱从电池盖上的端柱孔处伸出,在伸出的电池端柱上从上而下套上橡胶套,在外力作用下嵌入电池端柱与电池盖端柱孔内壁的空隙中,通过橡胶套、电池端柱、电池盖三者间接触面的紧密接触来达到密封效果,防止酸的溢出。这种密封方式带来的问题是操作复杂、橡胶套受外力作用时容易破坏接触面从而出现溢酸隐患;随着使用后期极板的向上方向的长大,橡胶套容易上移,破坏整体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端柱与电池盖的密封结构,其能够有效解决现在通用结构操作复杂、容易发生溢酸的问题,特别是使用后期因极板长大而带来的溢酸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端柱与电池盖的密封结构,主要包括电池的端柱、软质胶套和电池盖,端柱由铅柱和内部的铜芯构成,其特征在于:铅柱外周有软质胶套,软质胶套内表面和铅柱外周对应设有迷宫式的凹凸结构,软质胶套的外表面为锥形结构,且沿锥面有环形的锯齿状凸起,软质胶套外表面与同锥度的电池盖锥形端柱孔内壁紧密配合。
所述的软质胶套材料为耐酸热塑性软橡胶,套接在铅柱的外周。
所述软质胶套材料为耐酸热塑性软橡胶,这样可预先与铅柱镶嵌注塑为一体。
使用时,带有软质胶套的电池端柱在电池槽、盖热封的同时从电池盖锥形端柱孔处伸出,锥形结构的软质胶套上的环形的锯齿状凸起可与同锥度的电池盖上的锥形端柱孔紧密配合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软质胶套内表面的迷宫式凹凸结构在增加软质胶套与铅柱结合力的同时亦延长了电解液顺铅柱渗透到电池端柱上部的距离;软质胶套外表面均布的环形的锯齿状凸起可起到多重线性密封的效果,保证牢靠性;锥形结构的软质胶套同时考虑了极板向上长大的潜在因素,随着极板的向上长大,软质胶套轻微上移,从而使软质胶套与锥形端柱孔配合的更紧密,密封效果更好。因而使得操作方便、密封效果更好、牢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一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带有橡胶套的电池端柱剖视放大图;
图二为本发明的电池盖局部剖视图;
图三为本发明的部分装配剖视简图。
图中,1.橡胶套,2.铅柱,3.铜芯,4.凹凸结构,5.锯齿状凸起,6.锥形端柱孔,7.电池盖,8.电池槽,9.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铅酸蓄电池端柱与电池盖的密封结构,主要包括电池端柱、橡胶套1和电池盖8;电池端柱由铅柱2和内部的铜芯3构成,橡胶套1直接注塑在铅柱2外周,2橡胶套1内表面和铅柱2外周对应设有迷宫式的凹凸结构4,橡胶套1的外表面为锥形结构,且沿锥面有环形的锯齿状凸起5,橡胶套1外表面与同锥度的电池盖7锥形端柱孔6内壁紧密配合。
当电池盖7与电池槽8热封时,带有橡胶套1的电池端柱从电池盖7的锥形端柱孔6处伸出,橡胶套1外表面均布的环形锯齿状凸起5与电池盖7的锥形端柱孔6的内壁紧密配合,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当电池使用后期,随着极板9向上的长大,橡胶套1沿锥形端柱孔6轻微上移,从而与电池盖7上锥形端柱孔6配合更紧密,使得密封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5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