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材保护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7052.2 | 申请日: | 201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1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艳丽 |
主分类号: | B27K3/50 | 分类号: | B27K3/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76 | 代理人: | 褚治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材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添加剂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室内装饰装修过程中使用于木饰板、贴面板、木线条、木龙骨、密度板、集成板、纤维板、天花板等木材防霉防腐的一种木材保护剂。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木材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明确。在现代家居装修中的大量使用的木饰板、贴面板、木线条、木龙骨、密度板、集成板、纤维板、天花板等木制品的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对木材的防霉、防腐、防虫性能的要求也就更加突出。
目前工业上采用CCA木材防腐剂、ACQ木材防腐剂以及硼系化合物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但是,CCA木材防腐剂和ACQ木材防腐剂产品并不适用于民用(必须由专业人员使用专业工具来使用),而且,这两种木材保护剂都会使木材的颜色发生改变,虽经过处理后,木材会呈现绿色,但是,依然影响美观。
CCA木材防腐剂是以砷酸和铬酸做原料生产制备成的,砷酸和铬酸都具有巨大的毒性,使用CCA木材防腐剂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后,木材需要固化20天左右或者烘干4个小时(温度需保持为90-100℃)才能使用,否则,防腐剂在没有和木纤维发生化学反映固化前,就会出现流失现象,且对施工人员的危害也很大。
ACQ木材防腐剂是用液氨作为溶剂,刺激性气味非常大。
以上两种防腐剂均需要有专业的设备和防护服,由专业的从业人员操作,否则会严重损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采用硼系化合物做木材保护剂的技术方案也较多,如专利号为200710144325.7的《一种木材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专利号为200410047075.1的《木材保护剂》,虽然硼化物对木材腐朽菌、白蚁等都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很低,使用安全;经它处理的木材干净,保持本色;对木材的渗透性很好。但是,但硼化物对霉菌基本无效,而且使用硼系化合物需要有专业的设备,专业的操作人员才能使用,所以目前也只适合工业生产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木材保护剂不具备防霉性能,并且不能应用于室内装修用木材的保护,且需要专业人员配备专业设备才能操作,施工成本高,对于室内木制品的霉菌污染不能除去,对于室内用木制品的保护非常有限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木材保护剂,其特征是,其是由丙烯酸乳液、硼砂、硼酸、丙二醇、无水乙醇、唑类杀菌剂、异噻唑啉类杀菌剂、水杨酰苯胺、消泡剂、流平剂、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制备成的组合物,其中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
丙烯酸乳液 5-60kg/L 硼砂 5-20kg/L 硼酸 5-15kg/L
丙二醇 1-10kg/L 无水乙醇 1-10kg/L 唑类杀菌剂 0.1-5kg/L
异噻唑啉类杀菌剂0.1-5kg/L 水杨酰苯胺0.1-5kg/L 消泡剂 0.05-0.2kg/L
流平剂 0.05-0.2kg/L 表面活性剂 0.05-5kg/L 余量为离子水。
所述丙烯酸乳液的化学式为CH2=CHCOOH。
作为优化,所述唑类杀菌剂为百菌清。
作为优化,所述异噻唑啉类杀菌剂为卡松。
作为优化,所述消泡剂为有机改性聚醚或矿物油。
作为优化,所述流平剂为改性聚醚或丙烯酸聚合物。
作为优化,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类。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是以丙烯酸乳液为载体,以多种防霉剂复配。本发明水溶性好,成膜性好,干后对木材性能没有任何影响,不影响木材的油漆、胶合等工艺,对木材起到有效防霉、防腐、防虫蛀的作用。
1、干燥固化时间快,干燥时间短,干燥速度快,无需加温,可常温固化。对木材的保护更全面,尤其对室内装饰装修用木制品的保护更有针对性。
2、渗透速度快,能够快速均匀的渗透到需要保护的木材中,并形成一层防水保护膜,本发明防霉性能优异,对常见霉菌的抑制效果好,经国家建材检测中心检测,本发明的木材保护剂防霉性能达到1级以上,且耐湿热性能和附着力等性能优异。
3、本发明生产过程中无废气、废水、废渣产生,使用过程和使用后安全性能好,经国家建材检测中心检测不含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污染物,更加环保。
4、操作简单,使用人群广泛,本发明便于施工操作,无需专门的设备和专业的防护,操作人员可以采用涂刷或者辊涂的方式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艳丽,未经李艳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7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