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耐高温气雾喷淋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7188.3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彭著刚;骆忠汉;曹同友;曹阳;高文芳;吴杰;张剑君;杨治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耐高温 喷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却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和环保等领域用于冷却、清洗除尘的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喷淋管是指在管状结构上安装数量不等的喷嘴,喷射介质通过管道到达喷嘴并由喷嘴向外喷射以达到冷却、清洗、除尘等目的,在冶金、化工、环保、清洗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使用的各种喷淋管中,主要是以下3种形式:
1.水喷淋管:水喷淋管上安装的是水喷嘴,该喷淋管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但与气雾式喷淋管相比,其不足之处是喷射介质分布的均匀性不好,水的雾化效果差,从而导致冷却均匀性不如气雾喷淋管,此外,由于其使用的喷嘴是水喷嘴,喷嘴孔径小,容易堵塞。
2.气雾喷淋管:气雾喷淋管由于使用的是气雾喷嘴,需要同时具备水路和气路两个管路,再分别将水和气用支管接入喷嘴内,通过喷嘴喷射以达到其目的。由于采用了气雾喷嘴,该种结构喷淋管具备雾化效果好,喷射介质分布均匀,喷嘴孔径大不易堵塞等优点,但其结构复杂,特别是在封闭环境中安装使用不便。
3.封闭盒式喷淋管:该种喷淋管是在上述气雾喷淋管的外部加装一个金属材质的盒子起保护作用,但该结构不能在高温环境中使用,否则其外部的盒子会因为高温变形,降低使用寿命,甚至不能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高温、封闭以及对冷却均匀性要求比较高的环境,提供一种外部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冷却均匀性良好的一体式耐高温气雾喷淋管。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体式耐高温气雾喷淋管,包括气管、喷淋管水管、气水混合腔以及与混合腔连接的气雾喷嘴,其特征在于:气管与喷淋管水管相平行地置于喷淋管水管中,混合腔置于喷淋管水管中,气管和喷淋管水管均与混合腔连通。
按上述技术方案,还设置有与气管一体的支管,支管末端为混合腔,气管通过支管与混合腔连通;混合腔上设置进水口,喷淋管水管通过进水口与混合腔连通。
按上述技术方案,支管与气管和/或喷淋管水管垂直;混合腔上的进水口朝向同时垂直于喷淋管水管和支管。
按上述技术方案,喷嘴从混合腔末端的喷嘴接头上伸出喷淋管水管并与喷淋管水管密封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管在气管上均匀/不均匀间隔设置。
按上述技术方案,设置2-10个支管,每个支管上设置一个喷嘴。
按上述技术方案,喷淋管水管与气管的直径比为3∶1-8∶1,以增大冷却效果。
按上述技术方案,水通过外部水管进入喷淋管后充满整个喷淋管水管,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进水孔进入气水混合腔,最后通过气雾喷嘴向外喷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气管安装在喷淋管水管内部,再通过支管连接气水混合腔,气体通过气管、支管进入气水混合腔,与水混合后通过气雾喷嘴向外喷射;
喷淋管外壁利用管内的冷却水自冷,以达到耐高温的目的;
气雾喷嘴的气水混合腔内置于喷淋管,简化外接喷嘴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气管安装在喷淋管内部,外部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2)喷淋管外壁利用管内的冷却水自冷,能够在高温、封闭环境中使用。
(3)气雾喷嘴的气水混合腔内置于喷淋管,外接喷嘴结构简单。
(4)采用气雾冷却方式,冷却均匀,冷却强度可调范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喷淋管示意图(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喷淋管示意图(横截面)
图中:1-外部进水管、2-气管、3-喷淋管水管、4-支管、5-气水混合腔、6-喷嘴接头、7-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发明作进-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
一体式耐高温气雾喷淋管,气管2安装在喷淋管水管3内部,再通过支管4连接气水混合腔5,气体通过气管2、支管4进入气水混合腔5,与水混合后通过气雾喷嘴(未画出)向外喷射;
水通过外部水管1进入喷淋管后充满整个喷淋管水管3,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进水孔7进入气水混合腔5,最后通过气雾喷嘴(未画出)向外喷射;
喷淋管外壁也即喷淋管水管3利用管内的冷却水自冷,以达到耐高温的目的;
气雾喷嘴所需的气水混合腔5内置于喷淋管,简化了外接喷嘴结构。
设置2-10个支管,每个支管上设置一个喷嘴。
喷淋管水管与气管的直径比为3∶1-8∶1,以增大冷却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7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三氟乙酸生产中夹带氟离子浓度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汞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