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还原反应生产邻氨基苯甲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7428.X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邹炳其;毛海舫;张勇;周金良;周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7/84 | 分类号: | C07C217/84;C07C2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还原 反应 生产 氨基 甲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还原反应生产邻氨基苯甲醚的方法。
背景技术
邻氨基苯甲醚【o-Aminoanisole】,又名邻甲氧基苯胺,俗名邻茴香胺,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生产邻氨基苯甲醚的方法有铁粉还原法、硫化钠还原法、加氢还原法、邻氢基苯胺法等,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传统的硫化钠还原法生产,还有部分采用氢化还原法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还原反应生产邻氨基苯甲醚的方法,由邻硝基苯甲醚连续氢化生产邻氨基苯甲醚的高效还原反应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还原反应生产邻氨基苯甲醚的方法,其特征是向反应釜以连续加入质量比为0.5∶1.0~2.0∶1.0的邻硝基苯甲醚和甲醇混合物,以及催化剂进行连续氢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回收催化剂,再回收甲醇并减压精馏得到邻氨基苯甲醚;所述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催化剂是Ranny镍或钯碳,用量是所述的邻硝基苯甲醚质量的0.01~5.0%。
本发明是催化氢化反应釜是以多个反应釜串连方法连接,为减少混流现象发生,串连的反应釜应大于3只,一般选择4~8只串联。在反应开始前,氢化反应釜中先加入按质量比混合好的邻硝基苯甲醚、甲醇与催化剂,各自用量比例优先选择1.0∶1.0∶0.01,然后通过注入氮气放空,注入氢气后放空,使气应釜内基本无氧气;再将氢气压力调整到反应所需压力,并用蒸汽加热达到氢化反应所需温度。但每个反应釜内均反应完成后,从第一个釜均匀输入按质量比混合好的邻硝基苯甲醚、甲醇与催化剂混合物进行连续氢化反应。氢化反应优选的温度是60~110℃。优选的压力是0.5~2.0mpa。优选的停留时间是5~10小时,更优选6-8小时。
正常连续氢化时,各反应釜间气相管相联,并只在最后一只反应釜以适当气流量排空,以维持反应体系中气体的氢气的纯度,一般排气量为进气量的1%左右。反应液从最后一只氢化釜泄压后排出,常压条件下回收催化剂,清液直接回收甲醇,回收甲醇后产物经精馏可得邻氨基苯甲醚成品。
本发明高效还原反应生产邻氨基苯甲醚的方法,由邻硝基苯甲醚连续氢化生产邻氨基苯甲醚。加氢反应是对传统邻硝基苯甲醚还原工艺的改进,连续加氢又是在间歇加氢反应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向反应釜连续进邻硝基苯甲醚和甲醇混合液并连续加压供氢,在分离回收催化剂后常压蒸甲醇和减压精馏得到含量在99.5%以上的邻氨基苯甲醚。连续加氢反应可较间歇加氢法缩短50%的反应时间;与硫化钠还原法相比可明显减少废水与废气的产生,并提高2~3%的收率。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在4个6立方米的连续氢化釜中打入已按质量比1.0∶1.0∶0.006配置好的邻硝基苯甲醚、甲醇和Ranny镍的混合液;充入N2置换4遍后用H2置换4遍确保系统中无O2,再用H2加压到0.8mpa,并维持H2压。开搅拌,用蒸汽加热到65~75℃,进行氢化反应,至单釜氢化反应结束后,连续往反应釜中进料进行氢化反应,进料速度为3.0~3.3M3/小时。控制正常反应温度70~80℃,反应压力0.7~0.9mpa。反应液从第4只氢化釜泄压后排出反应体系,经分离催化剂后进入脱甲醇工序,脱掉甲醇分离掉水后进入精馏工序得到成品,纯度大于99.5%,收率达到97.5%以上。分离出的催化剂可部分套用。
实施例2
在6个5立方米的连续氢化釜中打入已按质量比1.0∶0.8∶0.004配置好的邻硝基苯甲醚、甲醇、钯/碳催化剂的混合液;充入N2置换4遍后用H2置换4遍确保系统中无O2,再用H2加压到0.6mpa,并维持H2压。开搅拌,用蒸汽加热到70~80℃,进行氢化反应,至单釜氢化反应结束后,连续往反应釜中进料进行氢化反应,进料速度为4.3~4.5M3/小时。控制正常反应温度70~80℃,反应压力1.0~1.2mpa。反应液从第6只氢化釜泄压后排出反应体系,经分离催化剂后进入脱甲醇工序,脱掉甲醇分离掉水后进入精馏工序得到成品,纯度大于99.5%,收率达到98.0%以上。分离出的催化剂可重新制作成钯碳套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7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尘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冷却水回收沉淀池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7C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C07C217-00 连接在同一个碳架上的含氨基和醚化的羟基的化合物
C07C217-02 .醚化的羟基和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非环碳原子上
C07C217-52 .醚化的羟基或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54 .醚化的羟基连接在至少1个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和氨基连接在非环碳原子上或连接在除同一个碳架的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76 .带有连接在六元芳环碳原子上的氨基和连接在非环碳原子或同一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碳原子上的醚化羟基
C07C217-78 .带有连接在同一碳架的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的氨基和醚化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