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X线机电路模拟教学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7633.6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0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曹允希;刘慧琴;王晓艳;韩丰谈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电 模拟 教学 实验 装置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设计一种用于X线机电路模拟的教学实验装置,尤其是一种适应于对从事医学影像的医务人员进行教学培训时应用的教学实验装置。
二、 背景技术
医学影像是医学诊断和医学治疗的前期一个环节,医学影像学的实践教学结果如何至关重要,因此提高从事医学影像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保证医学影像质量结果的重要步骤,在医学影像检查中,由于使用X线机检查成本低、操作方便、透视的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对使用X线机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医学影像专业的教学与培训都是直接在X线机上进行培训,特别是在高校教学中,不但需要的X线机数量多,而且在进行一个项目试验时,又可能影响整台X线机的电路,同时由于是整台X线机,不利于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缺少动手机会,不利于学生业务能力的提高。
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X线机电路模拟的教学实验装置,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又节约了资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X线机电路演示教学装置、X线机灯丝逆变电路教学装置、X线机旋转阳极启动电路教学装置、X线机旋转阳极保护延时电路教学装置、X线机摄影限时与限时保护电路教学装置和主可控硅触发信号发生装置。
由于设计了X线机模拟的电路教学实验装置,不再使用整机的X线机,把X线机的教学项目进行了分解,因此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节约了资金。
本发明设计了,X线机电路演示教学装置1设置为包含有按钮AN1、按钮AN2、电源继电器JCO、电压表V、指示灯ZD、选择开关K3-2、选择开关K3-3、继电器J1、继电器J2、变压器B1、电压表KV、透视开关SW2、摄影曝光开关SW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位器W、二极管ZB、变压器B2、变压器B3、电流表MA和模拟X线极管XG,电阻R3设置为可调式,电源继电器JCO设置有接点JCO1、接点JCO2、接点JCO3,继电器J1设置有接点1J1和接点2J1,继电器J2设置有接点1J2和接点2J2,按钮AN1设置为与接点JCO1并联连接,按钮AN1的一端设置为与按钮AN2的一端连接,按钮AN2的另一端设置为与电源继电器JCO连接后与接点JCO3连接再与变压器B1的输入端的一端连接,按钮AN1的另一端设置为与电源继电器JCO1连接后与接点JCO2连接再与变压器B1的输入端的另一端连接,电压表V和指示灯ZD设置为并联后在分别与变压器B1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B1的输出端的一端设置为与选择开关K3-2连接再与电压表KV并联连接,透视开关SW2与继电器J1串联连接后设置为与变压器B1的输出端并联连接,摄影曝光开关SW1与继电器J2串联连接后设置为与变压器B1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变压器B1的输出端的一端设置为与变压器B2和变压器B3输入端的连接处相连接,变压器B1的输出端的另一端设置为通过选择开关K3-3分别与透视开关SW2、电阻R4和电位器W串联后与变压器B2的输入端的一端连接,变压器B1的输出端的另一端设置为通过选择开关K3-3分别与摄影曝光开关SW1、电阻R3串联后与变压器B2的输入端的一端连接,接点1J1、接点1J2与电阻R1-1串联支路、接点2J1、接点2J2与电阻R1-2串联支路并联连接后一端设置为与变压器B1的输出端的可调端连接、另一端设置为与二极管ZB的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ZB的负极和电阻R2的另一端设置为与变压器B3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B3的输出端设置为分别与电流表MA和模拟X线极管XG连接,变压器B2的输出端设置为模拟X线极管XG阴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医学院,未经泰山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76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行电缆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壁纸图像产生方法及其便携式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