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标准件星型卸料阀卸料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7831.2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前香;薛改凤;詹立志;闻向东;曹素梅;陈鹏;鲍俊芳;宋子逵;项茹;张雪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4 | 分类号: | B65G47/8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标准件 卸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标准件星型卸料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小标准件星型卸料阀卸料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设备或试验装置中经常用到卸料阀,卸料阀安装于设备的进口或出口,用以控制物料进料量或出料量。卸料阀是标准零件,不同工艺过程、物料性质、生产和处理能力等需选择使用不同类型及规格的卸料阀标准件。
但在卸料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小型卸料设备或卸料试验装置时,不是都有与其实际需要的进料量或出料量大小相匹配的标准件卸料阀可供选用。通常情况下,只能选择进料量或出料量最小的标准件卸料阀,同时通过减速以减小卸料阀转动速度,达到减少进料量或出料量目的,但在生产中仍难以满足需要。
标准件星型卸料阀是由带有数个叶片的转子在圆筒形机壳内旋转,上部料仓的物料靠自重落下叶片开口朝上的空间中(即为料腔),随着叶片旋转至开口朝下而卸出,因此标准件星型卸料阀可以定量且连续地卸料。从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每转体积及转速可知卸料能力。
如在实际生产中:根据需要设计制作的处理量200kg/h炼焦煤干燥分级装置,工艺需要进煤料量或出煤料量为约3公斤/分钟。但标准件星型卸料阀只能选用目前国内处理能力最小的标准件星型卸料阀2型(或2L):即每转体积2立升/转,转速24转/分钟,即48立升/分钟。若煤的下料时堆积密度按1公斤/立升计,则运行时的下煤量为48公斤/分钟,远远大于工艺的实际需要量。
实践过程中,为了减少进料量或出料量,尽管采取了减小标准件星型卸料阀转动速度的措施,但进料量或出料量仍然大于生产需要,且电机经常发热烧坏,导致生产过程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在原有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能满足生产需求、卸料量能准确控制和可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的减小标准件星型卸料阀卸料量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标准件星型卸料阀每转的卸料体积为V1,实际生产工艺要求每转的卸料体积为V2,减小标准件星型卸料阀卸料量的方法是:
第一步、根据实际生产工艺要求,标准件星型卸料阀每转应减少的卸料体积为V
V=V1-V2 (1)
式(1)中:V1-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每转卸料体积,即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料腔体积,立升;
V2-实际生产工艺要求每转的卸料体积,即实际生产要求卸料阀的料腔体积,立升。
第二步、减少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料腔体积的方法
1)减少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子料腔体积为v1
v1=V1/N (2)
式(2)中:V1-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料腔体积,立升;
N-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子料腔数,即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叶片数,N为4~8的自然数;
2)根据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结构,确定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子料腔封堵体的数量n,
1≤n≤N (3)
则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每个子料腔封堵体的体积为v
v=V/n (4)
式(4)中:V-标准件星型卸料阀每转应减少的卸料体积,立升;
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每个子料腔封堵体体积v满足下式
v≤v1 (5)
式(5)中:v1-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子料腔体积,立升;
第三步、对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子料腔封堵
根据式(1)至式(5),按照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子料腔形状作成体积为v的n个子料腔封堵体,n个子料腔封堵体镶嵌或分别镶嵌在n个标准件星型卸料阀的子料腔中;
选择n=1,则v=V≤v1,1个子料腔封堵体镶嵌在1个子料腔中;
选择n=N,则v=V/N,N个子料腔封堵体镶嵌在全部子料腔中;
选择1≤n≤N,则v=V/n,n个子料腔封堵体分别间隔镶嵌在n个子料腔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子料腔封堵体为空心状或为实心状;镶嵌是将子料腔封堵体固定在叶片或轴上,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78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