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CPET板的加工模具和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8239.4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蔡正龙;魏昌振;曹杭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宏远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30 | 分类号: | B29C51/30;B29C51/42;B29C51/46;B29C51/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cpet 加工 模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CPET板的加工模具和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微发泡反射板,采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为基材来进行发泡制程。MCPET具有下列优点:优秀的光反射特性(99%以上全反射率、扩散反射率:96%、镜面反射率:3%)、轻巧、抗落下冲击、能承受高温、在摄氏160度下仍能保持形状、可利用PET资源回收方式废弃处理、材料未使用有害原料、表面具有高平滑性。在二次加工方面,可利用裁切、冲压、弯曲、加热等等的方式来进行成型。此外,由于MCPET材料的绝佳特性,因此对于各波长光源的反射能力都能够维持均一性,对于有忠实反射原光源要求的情况下,更能发挥其特长。
但是在加工MCPET板过程中,即要考虑到MCPET板的成型过程又要考虑到它的缩水率,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CPET板的加工模具和加工方法,能够保证MCPET板的成型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CPET板的加工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上部形成下模压面,所述上模的下部形成与下模压面相对应设置的上模压面,所述下模压面上包括用于塑型的第一加工部和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加工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定位部高于所述第一加工部,所述上模压面上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工部和第一定位部相对的第二加工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一端与一供水装置相连设置,该供水装置可向贯穿孔输出高温水蒸气和低温冷却水。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工部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定位MCPET板的板材定位螺柱,所述第二加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板材定位螺柱相对应的板材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模具定位螺柱,所述第二定位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定位螺柱相对应设置的模具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工部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定位成型产品的产品定位螺柱,所述第二加工部的四周设置有与所述产品定位螺柱相对应的产品定位孔,所述产品定位螺柱和所述产品定位孔位于所述板材定位螺柱和所述板材定位孔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贯穿孔的另一端与供水装置相连以使输送通道构成一封闭循环。
优选地,它还包括温控感应装置、用于测量上模和下模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温控感应装置相电连,温控感应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数据以控制供水装置。
一种MCPET板的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向贯穿孔输入高温水蒸气,将上模和下模加热到80°至190°之间,
将MCPET板放置于下模中进行软化或预软化MCPET板并将完成软化后的MCPET板放置于下模中;
B)上模和下模进行压合;
C)向贯穿孔中输入冷却水,将上模和下模冷却至到10°至100°之间;
D)上模和下模进行开模。
优选地,在步骤A)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对上模、下模进行温度测量,温控感应装置驱动供水装置运行,供水装置向贯通孔内输送高温水蒸气以加热上模和下模,当温度传感器测量上模和下模的温度加热至80°至190°后,温度传感器向温控感应装置发出电信号,温控感应装置控制供水装置暂停工作。
优选地,在步骤D)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对上模、下模进行温度测量,温控感应装置驱动供水装置运行,供水装置向贯通孔内输送冷却水以冷却上模和下模,当温度传感器测量上模和下模的温度冷却至10°至100°后,温度传感器向温控感应装置发出电信号,温控感应装置控制供水装置暂停工作。
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A.保证了MCPET板的成型质量;
B.保证了MCPET板的缩水率,即使压合压力过大,MCPET板也不会变薄而变成废件;
C.模具定位、板材定位和产品定位分别定位提高了加工精度;
D.结构和操作简单,只需要对供水装置进行控制就能够控制上、下模的温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宏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宏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82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