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报废极板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9444.2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9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钟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豹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报废 极板 活性 物质 回收 方法 | ||
1.一种蓄电池报废极板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报废的蓄电池极板用纯水浸泡;
2)将浸泡后的极板的活性物质在湿的状态下敲下;
3)再将敲下的活性物质放入研磨机,加入纯水后进行研磨,使活性物质研磨成浆状;
4)研磨好后将浆状的活性物质排出研磨机,在纯水中过筛,使可能混入的板栅断盘条筛滤出来,筛滤后的活性物质再用纯水浸泡待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报废极板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报废的蓄电池极板需要用纯水浸泡1天以上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报废极板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使用的研磨机包括电机(7)、底座(9)、外筒(3)、旋转主轴(1)和至少一个滚筒(8),所述的电机(7)安装在底座(9)内,外筒(3)连接在底座(9)上,旋转主轴(1)的一端与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旋转主轴(1)位于外筒(3)内,旋转主轴(1)远离电机(7)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横板(2),横板(2)与旋转主轴(1)垂直,滚筒(8)的两端分别通过各自的可调式连板机构与横板(2)连接;所述每个可调式连板机构均由上连板(4)和下连板(5)组成,上连板(4)的一端和下连板(5)的一端均具有长腰孔,上连板(4)的另一端与横板(2)连接,上连板(4)的长腰孔与下连板(5)的长腰孔通过螺钉连接,下连板(5)的另一端与滚筒(8)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滚筒(8)的内部为空腔(6),空腔(6)内装有细沙;所述的旋转主轴(1)上通过刮刀臂(10)连接有刮刀(11),刮刀(11)的刀头部分与外筒(3)的内圆周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报废极板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每次加入研磨机进行研磨的浆状活性物质的重量为100kg~150kg,加入的纯水的重量为20kg~50kg,研磨的时间为1个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报废极板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研磨好后的活性物质在纯水中要经过100目过筛,而且要求其后用纯水浸泡待用的活性物质在3天内用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报废极板活性物质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活性物质再利用时,每次按铅粉量的1%~3%的比例添加,此时活性物质按湿重计算,并且这些活性物质要在加铅粉前加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豹电源有限公司,未经圣豹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94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