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的恒温恒流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0200.6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张庆堂;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恒温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恒温恒流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储水式热水器都是通过在热水器外部安装手动混水阀来调节水温和流量。但是通过手动混水阀来调节水温和流量并不稳定,而且很难调节到合适的温度和流量。当内胆水温不断下降时出水温度也会跟着下降,要保持水温只能不断地通过调节混水阀的比例来实现,非常麻烦,而且水压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出水的温度和流量。降低了淋浴舒适度,而且浪费水和电。目前,也有利用电子比例阀来实现自动恒温的,如中国专利:200720120008.7,但其是一种开环式的控制系统,不能精确及时地调节水温,控制并不准确,而且低水压时并不能实现恒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恒温恒流热水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的恒温恒流热水器,包括外壳、保温层、内胆、加热管、进水管、出水管、电源控制板和操作控制板,其特征是,在进水管至出水管之间串接有安全阀、增压泵、流量传感器、开度阀、内胆、温控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常闭电磁阀,操作控制板与电源控制板双向连接;电源控制板分别直接控制增压泵、常闭电磁阀和加热管;电源控制板还通过第一微型电机控制开度阀,通过第二微型电机控制温控阀;电源控制板分别接受流量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的感应信号。
上述开度阀出口端有一支路直接与温控阀连接。
使用时,用操作控制板上的“开水/关水”按键通过电源控制板来控制常闭电磁阀的通电和断电就可实现用水和关水;通过操作控制板上对应的按键可设置内胆加热水温的温度,并可调节出水温度和流量大小;其中出水温度恒定是由第一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来控制第二微型电机从而调整温控阀的冷热水比例来实现;出水流量恒定是由流量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来控制第一微型电机从而调整开度阀的开度来实现的,并且当开度阀全开时仍然达不到设定的流量时增压泵将会自动运行以使流量达到设定值。
所述增压泵、流量传感器、开度阀安装在冷水进水主通道上,电源控制板根据流量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和设定的流量信号进行比较,再控制第一微型电机的正转或者反转,从而调整开度阀的开度大小,实现流量恒定并且与设定值一致;所述温控阀是一个三通比例阀,二个进水口分别与冷水和热水出水管连接,出水口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出水口与常闭电磁阀连接,电源控制板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和设定的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再控制第二微型电机的正转或者反转,从而调整温控阀的冷热水比例大小,实现温度恒定并且与设定值一致。
所述增压泵、流量传感器、开度阀的排列顺序可相互交换,并且可安装在温控阀的出水口之后。
所述常闭电磁阀可安装在冷水主通道任一位置或者温控阀出水口之后。当常闭电磁闭装在冷水主通道上时可实现不承压式设计,当安装在温控阀进水口之后为承压式设计。
所述操作控制板上的开水/关水按键可控制常闭电磁阀的通电和断电从而实现开水和关水。
所述操作控制板上的相应按键可设置出水温度和流量的大小。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安装在内胆内,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热水的加热最高温度,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内胆内的水位,内胆内有水时才允许加热管工作,预防加热管干烧。
所述操作控制板上设有热水量指示灯,根据内胆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的高低依次点亮或者依次熄灭,并且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低于设定的出水温度时“热水量不足”字样会闪烁,并且会有“嘀嘀…”的声音提示。
所述开度阀的开度最大时仍达不到设定的流量值时,电源控制板使增压泵自动运行以使流量达到设定的流量值。
为提高本发明控制的可靠性和产品的整体性,上述温控阀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是一体结构;开度阀和第一微型电机是一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闭环电路控制,能准确保证热水器出水恒温恒流,即使是低水压时也能实现,而且不需要手动调节。具有使用方便、舒适、节能、人性化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操作控制板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承压式设计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不承压式设计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0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