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楼救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0212.9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迎辉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徐爱萍 |
地址: | 164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救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救生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高楼救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里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快速增加,五年内全国高层建筑将达数万座,超高层建筑也将近一千座。在高层建筑内生活或工作着大量人群,一旦发生如:火灾、地震、海啸等灾害,必然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如何逃生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而现有的高层建筑逃生装置,只能解决一个人逃生,而无法解决高层建筑中众多人员快速连续逃生,这也是许多国家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高层建筑逃生装置无法实现众多人员快速连续逃生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高楼救生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高楼救生系统包括负载齿轮、环形软梯式钢缆、定位齿轮、增速装置、稳速装置和快穿式安全带,所述增速装置和稳速装置设置在楼顶,增速装置一端连接有负载齿轮,增速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稳速装置,定位齿轮安装在地面上,定位齿轮位于负载齿轮的正下方,负载齿轮和定位齿轮之间连接有环形软梯式钢缆,所述快穿式安全带钩挂在环形软梯式钢缆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通过快穿式安全带和环形软梯式钢缆的结合,人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并带动环形软梯式钢缆循环转动,另外人体的下降也带动负载齿轮转动,增速装置降低负载齿轮的扭矩后与稳速装置相匹配,产生恒定转速,保证了人体的匀速下降,安全逃生;本发明的负载齿轮、环形软梯式钢缆、定位齿轮、增速装置、稳速装置和快穿式安全带的配合使用及其传动方式,使得本发明适用于高层建筑中众多人员快速连续逃生。以30层的高楼为例,本发明的高楼救生系统可一次挂载30至40人逃生,而且逃生过程是连续的,每分钟可使30人逃生。另外本发明的高楼救生系统无需依靠电力系统进行工作,而是通过逃生者的自身重力进行工作的,便于实施。本发明的高楼逃生系统还具有占地面积小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稳速装置的主剖视图,图4是稳速装置的离心盘的左视图,图5是稳速装置的离心盘的右视图,图6是快穿式安全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高楼救生系统包括负载齿轮1、环形软梯式钢缆2、定位齿轮3、增速装置4、稳速装置5和快穿式安全带,所述增速装置4和稳速装置5设置在楼顶,增速装置4一端连接有负载齿轮1,增速装置4的另一端连接有稳速装置5,定位齿轮3安装在地面上,定位齿轮3位于负载齿轮1的正下方,负载齿轮1和定位齿轮3之间连接有环形软梯式钢缆2,所述快穿式安全带钩挂在环形软梯式钢缆2上。
本实施方式的增速装置4为现有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环形软梯式钢缆2包括两条环形钢缆7和多个横杆8,所述两条环形钢缆7并列设置,两条环形钢缆7通过多个横杆8连接,多个横杆8沿环形钢缆7的环向均匀布置,相邻两个横杆8之间的距离与负载齿轮1和定位齿轮3的齿距相等,快穿式安全带钩挂在横杆8上。如此设置,便于环形软梯式钢缆带动负载齿轮转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迎辉,未经刘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02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