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桂皮乙醇提取物及其在制备食品防腐剂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10526.9 申请日: 2011-07-26
公开(公告)号: CN102379449A 公开(公告)日: 2012-03-21
发明(设计)人: 林琳;崔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主分类号: A23L3/3472 分类号: A23L3/3472;A23L3/3526;A23L3/3508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地址: 21201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桂皮 乙醇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食品 防腐剂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香辛料植物提取物,特指一种桂皮乙醇提取物及其在制备食品防腐剂中的应用;利用桂皮乙醇提取物与食品添加剂相结合制备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并且,本发明产品对各种典型的食源性病原菌的杀菌效果十分良好,特别是近几年在世界各地连续发生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病原菌O157:H7 (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 EHEC O157 :H7) 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并且对食品没有任何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本产品广泛应用于生鲜果蔬以及牛肉汉堡等产品的防腐,保鲜上,不仅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还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并且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在食品卫生安全领域里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背景技术

近几年, 在食品添加剂领域中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成为一个热点;近年, 也有不少天然食品防腐剂陆续开发, 其中植物型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开发为较多;现有的天然植物型食品防腐剂品种很多,可是绝大多数植物型防腐剂都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对革兰氏阴性食源性病原菌的抗菌性很差;其原因是从细胞结构上革兰氏阴性菌比阳性菌多了一层厚厚的外膜,而这个外膜很坚硬从而阻挡了植物提取物中的抗菌成分的对细胞膜的透过性;因此,革兰氏阴性菌对植物抗菌物质具有了耐性,导致植物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法显示抗菌效果。

另外,革兰氏阴性食源性病原菌中,对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耐性较高的是Escherichia coli O157:H7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大肠杆菌的一种,因其能产生志贺样毒素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感染到发病的潜伏期为3至8天,平均为3至4天。临床表现主要有:腹部绞痛和腹泻,一些病例为血便样腹泻。多数病人10天内康复,少数病人特别是幼儿和老年人,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以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为特点的溶血尿毒综合症;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主要寄生在牛、羊等家畜和其他其它反刍动物体内,人类主要通过食用被人畜粪便污染的食物,如未经烹调或烹煮不彻底的肉馅制品或未经消毒的牛奶等被感染,受人畜粪便污染的水、蔬菜等农产品也可导致人的感染,食物制备不当,可导致该病菌的交叉污染。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1982年从美国的出血性肠炎患者中首次分离,包括我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报道,特别是近年日见增加;1996年5-8月,日本发生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大肠杆菌O157:H7暴发流行,患者9451名,其中1808例住院,12人死亡,其中界市学生有症状者为6309例,占全地区小学生总数的13.24%,主要与学校午餐的萝卜苗有关。

1999年春季,江苏省徐州市出现了国内首次较大规模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感染性腹泻并发急性肾衰的爆发流行,5-10月,全市各医院共收治大肠杆菌0157:H7感染性腹泻并发急性肾衰病人147例,发生急性肾衰死亡118例,死亡率高达80%。

1999-2000 年,我国安徽省苏皖等地发生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大规模暴发流行,患者约2万人,发生肾功能衰竭者195人,死亡人数177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流行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根据世卫组织的通报,2011年5月29日,包括德国在内欧洲一共有13个国家出现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的病例;根据2011年6月10日的统计,德国累计确诊病例为2988例,溶血性尿毒症重症病例达759例,死亡病例为30例。

在这样的背景下,食品安全领域不仅需要一种安全的天然成分所制备成的食品添加剂;并且,还需要研究开发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食源性病原菌广谱杀菌的,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借助一些可提高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透过性的物质,使抗菌物质顺利的通过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到细胞内起到抗菌效果的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考虑到将来应用于食品,本发明采用了目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Disodium dihydrogen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ate dehydrate (EDTA-2Na)与柠檬酸三钠(二水合柠檬酸三钠盐,C6H5Na3O7?2H20=294.10)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0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