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高动物免疫机能的抗氧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0618.7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高 动物 免疫 机能 氧化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提高动物免疫机能的抗氧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低剂量的抗生素对动物具有预防疾病、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等作用,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药物残留和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引起食品安全隐患,危害公众健康。因此,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迫切需要使用绿色饲料添加剂生产绿色无公害的安全畜产品。
国内外均开展了大量的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研制了酶制剂、益生素、中草药、寡糖、酸化剂等抗生素替代品,它们各有优缺点。酶制剂及益生素的缺点是热稳定性差,容易失活,无论在制粒和膨化等热处理条件下还是长期存放都会引起失活;酸制剂的添加比例大(1%~3%)、成本高,制作复合预混料时易破坏维生素的活性,且功能有限;中草药制剂多为粗制品,效果不稳定,如精制提取后则加工成本高,大量使用时有资源有限等缺点。
现代研究证明,动物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自由基的清除主要依赖于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的预防性或阻断性控制。动物在受到氧化应激、疾病、污染、高代谢时,机体细胞可产生过量的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和单态氧等自由基,发生自由基对重要生物分子的损伤,包括免疫系统细胞在内的体细胞损伤,从而导致免疫抑制。通过促进或提高机体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及其降解产物的产生,减少对实质器官的病理损害,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重要途径。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强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作用,防止细胞内和细胞膜上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和被破坏,保护细胞膜的完整;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供应电子,迅速地与OH、O2-和HO2-反应,生成稳定的半脱氢抗坏血酸自由基,进一步发生歧化反应生成脱氢抗坏血酸,具有保护机体免受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黄芪多糖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抗辐射和抗应激等作用,黄芪多糖对羟基和超氧基两种自由基都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硫辛酸(a-lipoic acid,LA)具有双硫五元环结构,兼具脂溶性和水溶性,具有显着的亲电性和与自由基反应能力,可高效地清除过氧化物自由基和次氯酸、单线态氧,其还原产物二氢硫辛酸不仅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并且还可通过还原反应再生VC、谷胱甘肽(GSH)等抗氧化剂,间接还原再生VE,被称为“抗氧化剂的保护剂”。体内脂质过氧化、自由基是链式反应,自由基存在多态性特点;机体自身和外源补充抗氧化剂之间存在相互拮抗、替代、补充和协同作用;采用不同活性强度、不同作用对象、不同脂水溶解性、不同存在部位的抗氧化剂有机组合、形成抗氧化剂复合链,可发挥整体有效的抗氧化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动物免疫机能的抗氧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依据自由基生物学原理,采用外源性添加抗氧化剂组合物,以提高动物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动物免疫器官组织的氧化损伤,提高免疫机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动物免疫机能的抗氧化组合物,该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数为:
维生素E 2.0~18.0%
维生素C 5.0~30.0%
硫辛酸 2.0~40.0%
抗氧化物 1.0~25.0%
余量为玉米芯粉,
所述抗氧化物为大豆黄酮、黄芪多糖和茶多酚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物为茶多酚。
优选地,该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数为:
维生素E 4.0~10.0%
维生素C 11.0~16.0%
抗氧化物 3.0~10.0%
硫辛酸 4.0~15.0%
余量为玉米芯粉。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物为茶多酚。
优选地,该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数为:
维生素E 6.0~8.5%
维生素C 7.5~11.0%
茶多酚 4.5~8.0%
硫辛酸 6.0~9.5%
余量为玉米芯粉。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物为茶多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0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RFID读写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
- 下一篇:电子点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