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模块组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0691.4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2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贺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昌义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0;E04G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3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组装 附着 升降 脚手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防护用的脚手架,尤其是采用标准规格的模块在现场进行组装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容积率的进一步提高,各地都在大力开发高层建筑。以30层建筑面积16000㎡楼房为例,建筑防护按传统落地式脚手架方式至少需要480T钢材,而本升降脚手架仅为80T钢材,是传统,因此本技术的应用给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多个单位开发了多种升降脚手架产品,其现有的升降脚手架技术,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由于施工技术上的难度,建筑工地的恶劣环境和建筑工人(农民工)素质较低,靠人工控制质量、安全、进度等存在多种可变因素,导致升降脚手架搭设、操作和使用达不到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
2、目前国内使用的升降脚手架构架部分,采用钢管加扣件的形式组合,存在质量隐患,很有效难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同时影响安全文明施工。
3、使用的密目式安全网很难保证具有阻燃性能,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综上所述,现有升降脚手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有建筑施工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脚手架存在的上述不足,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标准化和规范化设计的,在加工厂定型化制作、在施工现场按模块式组装、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的全模块组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本实发明的技术方案:全模块组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主要包括外排标准模块、内排桁架模块、竖向主框架模块、钢脚手板模块、爬梯模块、钢脚手板、动力装置(电动葫芦)及控制系统等,在施工现场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排标准模块和内排桁架模块由若干个标准模块框,用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纵向连接时,可根据需要连接成所需要的梁式水平桁架,竖向连接时,可以叠加成多层梁式水平桁架,从而增强了整个架体的强度。
所述标准模块框呈矩形结构,在标准模块框的四条边上,都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栓孔;在所述标准模块框的一组或两组对角的连接处,设置有角连接件;在标准模块框上,沿对角线方向,设置一条或两条剪力撑,剪力撑的一端通过角连接件与标准模块框连接;所述标准模块框的四条边,用方形钢管制作。
进一步的特征是:角连接件上两条呈90度的边上都开设有孔,分别与标准模块框上的一个螺栓孔位置对应,连接在一起后形成通孔。
在最底层的标准模块框内侧连接内侧标准框,标准模块框和内侧标准框之间通过若干根横杆连接,横杆的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连接在标准模块框和内侧标准框上,相邻的两个内侧标准框通过边上的螺栓连接孔,用螺栓穿入而连接。在标准模块框上,设置的剪力撑是两条,还设置有一条扶手杆;剪力撑、扶手杆的交汇部位用连接接头连接;两条剪力撑、一条扶手杆的一端分别插入连接接头,经焊接而连接。
把已经定型(多个标准模块框进行连接后)的水平桁架与竖向主框架模块用螺栓连接形成一个构架(架体);在架体形成后,将钢脚手板模块铺设在水平桁架大横杆和竖向主框架的小横杆上形成一个完整架体单元(一跨/机位);通过一个架体单元(一跨/机位)与一个架体单元(一跨/机位)相连接形成全模块组装工具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本发明全模块组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在工厂按照标准定型制作好每个标准模块,在建筑工地按模块化进行组装成型,属于一种全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
2、节约钢材;在满足力学性能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钢材使用量,比已有的升降脚手架低20%,比落地式脚手架低85%。
3、“以人为本”是本发明的重要理念。由于采用模块化组装,能够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搭建、拆卸升降脚手架的时间(传统的升降脚手架每覆盖3.24㎡,至少在钢管上使用16个扣件,32个螺丝,而本产品每覆盖3.24㎡仅用8个螺丝连接)。
4、降低了工人技术等级要求,传统的架体搭设需要人工控制杆件水平度、垂直度和架体架设质量,本产品改用方管并全部采用标准模块对接,从根本上杜绝了搭设质量问题。
5、降低升降脚手架的搭建和拆卸成本和钢材用量,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全模块组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昌义,未经贺昌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06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