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倾斜薄矿体向上尖灭的采矿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0830.3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方兆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000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倾斜 矿体 向上 采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矿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处理薄矿体向上逐渐尖灭的采矿方法。
背景技术
浅孔留矿法一般情况下用于倾斜、极倾斜且上下盘围岩条件较好的薄矿体,一般采准切割量较小,能力也相对较小。但在沿矿体尖灭方向,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矿块,总的矿块矿量较小,且还需要完成同样的采切工程量,才可能采完整个矿块的矿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倾斜薄矿体向上尖灭的采矿方法,克服原浅孔留矿法采矿矿体尖灭方向不完整矿块采切工程量较大的缺点。
一种处理倾斜薄矿体向上尖灭的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切工作主要包括掘进阶段运输巷道、采准天井、电耙道、放矿短溜井、漏斗和斗穿,先在运输巷道的一侧向上掘放矿短溜井,并沿矿体下盘侧伏方向掘条电耙道,然后在电耙道每隔5米向矿体掘1米斗穿,再从斗穿上掘集矿漏斗,最后将漏斗刷大成漏斗状并形成拉底上山,完成切割工作,放矿时,用安装在矿房的电耙将矿石耙入矿房底柱中预先掘好的放矿短溜井,经漏口闸门溜放到阶段运输巷道中的运输矿车内。
一种处理倾斜薄矿体向上尖灭的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创造有利爆破条件,拉底高度不超过2.5米,拉底宽度等于矿体厚度;当矿体厚度很薄时,拉底宽度不小于1.2米,以保证顺利放矿。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由于采用了电耙道将斗颈部分联系在一起,可集中耙运矿石,可减少每个漏斗都需要布置一个长斗颈,可有效减少采切工程量,另外,把电耙道布置在矿体下盘,而不是传统的矿体中间,大大提高了回采作业和出矿的安全性。本采矿方法采用集矿漏斗将矿自溜进电耙道,再由电耙将矿石耙入放矿短溜井,出矿简便,回采工作完成以后可大量出矿,矿块生产能力也大大可以提高,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方法采矿的矿山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Ⅰ-Ⅰ剖面视图;
图3为图2的 Ⅲ-Ⅲ 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
一种处理倾斜薄矿体向上尖灭采矿方法的实施例:
矿块构成沿走向布置,长度为50m,高度为中段高度50m,顶柱高3m,当上部回风巷道不需要保留且围岩稳固,安全条件允许时,也可以不保留顶柱。底柱高度4m,间柱6宽6m。
采切工作主要包括掘进阶段运输巷道3、采准天井4、电耙道2、放矿短溜井1、漏斗5和斗穿7等;其中阶段运输平巷3断面为2200mm×2500mm;采准天井4断面为2×2 m2,电耙道2断面为2×2 m2,矿房中设置一个放矿短溜井1,采场底部结构采用电耙出矿的底部结构。
采准切割工作主要是先在运输巷道3的一侧向上掘放矿短溜井1,并沿矿体8下盘侧伏方向掘条电耙道2,然后在电耙道每隔5m向矿体8掘1m斗穿7,再从斗穿7上掘集矿漏斗5,最后将漏斗刷大成漏斗状并形成拉底上山,完成切割工作;放矿时,用安装在矿房的电耙将矿石耙入矿房底柱中预先掘好的放矿短溜井1,经漏口闸门溜放到阶段运输巷道3中的运输矿车内。
为创造有利爆破条件,拉底高度不超过2.5m,拉底宽度等于矿体10厚度;当矿体8厚度很薄时,拉底宽度不小于1.2m,以保证顺利放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0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工具安全智能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捻股机合股装置的集绕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