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烧蚀金属诱导等离子体发光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0852.X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1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金属 诱导 等离子体 发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烧蚀金属诱导等离子体发光,该仪器主要用于对激光与材料作用产生的等离子体光谱进行测量、分析处理。
背景技术
自从脉冲激光器诞生以来,脉冲激光与固体的作用一直被许多学者所研办究。激光烧蚀溅射技术在薄膜沉积、材料微区分析、表面刻蚀和改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强激光脉冲辐照固体材料将引起材料烧蚀,诱导产生等离子体,从靶面溅射出大量电子、原子、分子、原子分子簇以及它们的正负离子。从动力学来分析等离子体的形成、传播到消失,经历了一个电子、原子、离子、分子和粒团之间相互剧烈碰撞作用的过程。激光烧蚀诱导发光的机理非常复杂,烧蚀过程在激光脉冲内,激光对溅射碎片的再解离激发。等离子体的原子辐射来自激光烧蚀溅射出的物质团簇或颗粒在等离子体中被电子汽化并激发。原子和离子辐射强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反映了激光烧蚀诱导等离子体的形成、增强以及随激光脉冲终止以后的膨胀、减弱到消失的过程。采用时间分辨光谱测试技术,设计发明了激光等离子体光谱仪,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激光烧蚀金属诱导等离子体发光,填补国内外空白。
实施方法
激光等离子体光谱仪实验装置包括激光器、透镜、烧蚀室、靶、透镜组、单色仪、Boxcar平均器、光信号触发器。激光器发出的激光通过一个透镜,经过石英窗进入烧蚀室,垂直聚焦到烧蚀室内一个可旋转的靶,激光辐照靶的表面时,形成一个绿色为主的等离子体羽状发光体。在垂直于靶面的法线方向上,通过一对透镜将等离子体羽状发光体放大倍后,成像在单色仪的狭缝上。输入Boxcar平均器,通过光信号触发器使光信号与电信号同步,输出由计算机数据采集板记录,用F900eV数据采集板记录,它能够直接储存与多次平均所采集的信号,解决了测量等离子体的发光光谱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0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级进式钻头修磨机
- 下一篇:一种分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