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擦伤精密冲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0954.1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支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金鹿电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擦伤 精密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擦伤精密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是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为“百业之母”。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上百倍。目前,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外观件是通过冲压来完成的,此类产品对冲压的磨痕及折弯部的形状有极高的要求,这对模具提出了新的挑战。如图1所示,现有的模具,其冲子随夹板的移动而接触材料进一步完成折弯成型,冲子与材料接触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即使采用加入润滑油与减少成型的接触面积,也只能减少擦伤的产生,而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免擦伤精密冲压模具,解决先电镀后冲压的产品和外观件产品磨痕及折弯部擦伤的问题,降低产品不良率。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免擦伤精密冲压模具,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上盖板、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背脱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冲子安装于上夹板上,下模入子固定于下模板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子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侧下方的滚轴。
所述滚轴至主体底面与侧面的间距为0.02mm~0.05mm。
所述的滚轴采用钨钢或者硬质塑胶制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提出的一种免擦伤精密冲压模具,有效解决冲压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对先电镀后冲压的产品和外观件产品磨痕及折弯部擦伤的问题,提高产品表面平整度及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冲子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冲子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4 为本发明合模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3、4所示,一种免擦伤精密冲压模具,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上盖板1、上模座2、上垫板3、上夹板4、背脱板5、脱料板6、下模板7、下垫板8、下模座9、冲子10安装于上夹板4上,下模入子11固定于下模板7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子10包括主体12以及设置在主体12侧下方的滚轴13。
由于产品成型的尺寸由接触产品的冲子10成型点决定,故产品冲压时,此接触产品的部位为里面滚轴13的四分之一点,为了进一步增加滚轴13的活动性,将冲子10的主体12向内收缩,使所述滚轴13至主体12底面与侧面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为0.02mm~0.05mm。
所述的滚轴13采用钨钢制成,由于钨钢材质坚硬,能增加滚轴13的耐磨性;且钨钢的抛光性好,可将表面加工的更光滑,效果更明显。对于表面有拉丝的材料,滚轴13可采用硬质塑胶制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金鹿电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金鹿电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0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叶轮式半步行轮
- 下一篇:一种可再生除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