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系统整体冷却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1020.X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0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孔丽君;苗苗;张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2;F28F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整体 冷却 模块 | ||
1.一种多系统整体冷却模块,包括空-空中冷器(41)、传动油散热器(42)、液压油散热器(43)、水散热器(44),每个散热器都有独立的被冷却介质进出法兰、进出腔体、小芯体,其特征在于:各散热器共用一个冷却芯体集成(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系统整体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芯体集成(45)按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空-空中冷器小芯体(18)、传动油散热器小芯体(16)、液压油散热器小芯体(13)、水散热器小芯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统整体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芯体集成(45)采用一次性组装+一次性炉中钎焊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统整体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芯体集成(45)采用两个或多个芯体组装+钎焊后再总成焊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统整体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空中冷器小芯体(18)由冷却空气侧封条(21)、热空气侧封条(22)、隔板(23)、热空气侧翅片(24)、冷空气侧翅片(39)构成;传动油散热器小芯体(16)由冷却空气侧封条(26)、油侧封条(27)、油侧翅片(28)、隔板(29)、冷却空气侧翅片(38)构成;液压油散热器小芯体(13)由冷却空气侧封条31、油侧封条32、油侧翅片36、隔板34、冷却空气侧翅片(37)构成;水散热器小芯体由冷却空气侧封条(31)、水侧封条(32)、水侧翅片(33)、隔板(34)、冷却空气侧翅片(37)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系统整体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空中冷器(41)的热空气侧翅片(24)采用百叶窗形、锯齿形、波纹形;传动油散热器(42)的油侧翅片(27)采用锯齿形、波纹形结构;液压油散热器(43)的油侧翅片(36)采用锯齿形、波纹形;水散热器(44)的水侧翅片(33)采用锯齿形、波纹形、穿孔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统整体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空中冷器小芯体(18)和传动油散热器小芯体(16)之间设置分隔墙(25);在液压油散热器小芯体(13)、水散热器小芯体和传动油散热器(42)小芯体(16)之间设置分隔墙(30);在液压油散热器小芯体(13)和水散热器小芯体之间设置分隔墙(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系统整体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隔墙(25、30、35)是一个端部封闭的带内翅片的流体流道,或者是端部封闭的两张侧板,两张侧板的端部封闭方式采用焊接方式,每张侧板厚度在2~10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统整体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腔与油腔、油腔与水腔、油腔与油腔之间设置分隔板,相邻两腔可以共用一块分隔板,或两块分隔板并列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其中之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系统整体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散热器(44)、空-空中冷器(41)、传动油散热器(42)、液压油散热器(43)并联布置,或将两个散热器串联布置后再与其它散热器并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10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