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装盒纸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1427.2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0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万年 |
主分类号: | B65B57/04 | 分类号: | B65B57/04;B65B57/08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陆淑贤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制药、食品等轻工业高速生产线上的包装盒纸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在制药、食品、印刷、烟草等行业,都要对产品进行纸盒包装,目的是为了产品的保质、美观、便于流通和销售。包装盒要做到纸张平面四边整齐,无错位、裂断、褶皱等情况,否则一律按不合格品剔除。包装机的运行速度很高,一般包装机能力为300件/分钟,而高速包装机则能达到800件/分钟。在生产中会经常发生包装系统的供盒纸错位、裂断、褶皱等情况,如不能立即发现和停机,就会发生包装事故,造成产品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检测自动化快速生产线包装盒纸质量和供纸状态的检测电路,当包装盒纸质量和供纸状态出现问题时,能立即发现并同时停止供纸,避免事故。
本发明所提供的包装盒纸检测电路采用如下方案:包装盒纸检测电路是由第一、第二、第三光耦,第一、第二、第三放大、隔离电路,单片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光耦的输出接第一、第二、第三放大、隔离电路,第一、第二、第三放大、隔离电路的输出接单片机电路,单片机电路的输出接输出控制电路。
所述单片机电路由单片机U1、外部振荡电路、复位电路组成,所述外部振荡电路由晶体振荡器Y1及电容C16、电容C17构成;复位电路由电阻R19、电容C18、二极管D2构成。
所述包装盒纸检测电路的所述第一光耦Q1、第二光耦Q2、第三光耦Q3收光管的集电极接+5V电源,发射极分别通过电容C8、电容C11及电容C14接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放大、隔离电路分别由第一运算放大器AR1电阻R1-电阻R4、电容C7构成的第一线形放大电路与由第四运算放大器AR4、电容C9构成的第一跟随器;由第二运算放大器AR2及电阻R5-电阻R8、电容C10构成的第二线性放大电路与由第五运算放大器AR5、电容C12构成的第二跟随器;由第三运算放大器AR3及电阻R9-电阻R12、电容C13构成的第三线性放大电路与由第六运算放大器AR6、电容C15构成的第三跟随器组成,所述电阻R2、电阻R6、电阻R10分别连接第一光耦Q1、第二光耦Q2、第三光耦Q3的发射极与第一运算放大器AR1、第二运算放大器AR2、第三运算放大器AR3的反相输入端,并联的电阻R1与电容C7,并联的电阻R5与电容C10,并联的电阻R9与电容C13分别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AR1、第二运算放大器AR2、第三运算放大器AR3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第一运算放大器AR1、第二运算放大器AR2、第三运算放大器AR3的同相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4、电阻R8与电阻R11接地,电阻R3、电阻R7、电阻R12分别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AR1、第二运算放大器AR2、第三运算放大器AR3的输出与第四运算放大器AR4、第五运算放大器AR5、第运算放大器AR6的同相输入端,第四运算放大器AR4、第五运算放大器AR5、第六运算放大器AR6的同相输入端分别通过电容C9、电容C12、电容C15接地,第四运算放大器AR4、第五运算放大器AR5、第六运算放大器AR6的输出分别接单片机U1的三个内部A/D转换器ADC7、ADC6、ADC5。
所述的输出控制电路由第一三极管Q4、第二三极管Q5、第三三极管Q6,电阻R13-电阻R18,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输出状态显示灯D5及电容C19、C20组成,所述第一三极管Q4、第二三极管Q5为NPN型,第二三极管Q5为PNP型,第一三极管Q4通过串联的电阻R13、电阻R14接地,串联的电阻R13、电阻R14的连接点接单片机U1的一输出脚PB0,第一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电阻R15接地,输出状态显示灯D5的负极接第一三极管Q4的集电极,其正极分别通过电阻R17、电阻R18接第二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基极,第二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24V电源,并通过电容C20接地,第四二极管D4接在第二三极管Q5的发射极、集电极间,其集电极输出第一电平控制信号OUTPUT1,并通过电容C19接地,第三二极管D3、电阻R16并联接在第三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地之间,第三三极管Q6的集电极输出第二电平控制信号OUTPUT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万年,未经王万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1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具筐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热水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