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评价特低渗透气藏水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1994.8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8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荣;卢涛;屈雪峰;刘学刚;于忠平;韩翼云;王慧玲;吴凯;刘飞;黄静;罗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评价 渗透 气藏水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评价特低渗透气藏水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锁效应是油气田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钻井、完井、修井和增产措施等作业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水锁效应,导致油气井减产甚至停产。因此,研究水锁效应的影响因素,寻找抑制和解除水锁伤害的方法,对改善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果有重大意义。
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油气藏水锁伤害的机理、预防方法和解除水锁效应的技术措施很多,发表的文章也很多,大多针对各自的研究区域,以机理研究为主,实验方法各种各样,很少系统探讨水锁实验研究方法,尤其是在低渗透气藏岩心中很难建立超低含水饱和度,造成目前国内无统一的低渗透气藏水锁实验评价方法。水锁伤害实验的关键在于建立岩心不同含水饱和度,目前建立含水饱和度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一下几种:自然风干法、干气驱替法、离心法、烘干法、加湿气驱法,但对于低渗透气藏,文献资料中很少见到建立很低的含水饱和度,这些方法各自都存在不同的优缺点。风干法和烘干法,虽然能建立很低的含水饱和度,但是不能区分出可动水和不动水饱和度下的水锁伤害程度;而驱替法,虽然能确定可动水和不动水饱和度,但是其缺点容易气串,不动水饱和度很高,不能确定更低的含水饱和度。
2005年Vol106,西部探矿工程,杨建军在《水锁效应的研究状况及预防和解除方法》一文中,介绍了水锁的形成机理、度量标准和预测方法以及解除和预防水锁的方法;2007年Vol22,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赵春鹏在《低渗透砂岩气藏水锁伤害研究进展》一文中,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锁效应的伤害机理,影响因素预测方法以及解除方法,解释了水锁的成因以及发生过程并以灰色理论为基础的神经网络模型比较准确地预测了水锁伤害程度,但是,两篇文章都没有介绍水锁实验方法。2009年Vol22,西南石油大学学报,唐海在《致密低渗气藏水锁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采用驱替法来确定样品的含水饱和度,由于样品的渗透率很低,使的不动水含水饱和度都很高,大部分都在在65%以上,不能确定更低含水饱和度下的水锁伤害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确定出可动水和不动水的含水饱和度,区分出不同含水饱和度伤害程度的快速评价特低渗透气藏水锁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快速评价特低渗透气藏水锁的方法,包括:
计算样品干样时的气体渗透率Ka;
计算样品含可动水和不动水的样品的气体渗透率Kwgi;
根据所述Ka和Kwgi计算气体渗透率的变化率;
根据所述气体渗透率的变化率来判定水锁伤害程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快速评价特低渗透气藏水锁的方法将驱替法和烘干法结合,并将称重法确定含水饱和度引入其中,建立的一种新方法,可确定出可动水和不动水的含水饱和度,区分出不同含水饱和度的伤害程度。并增加伤害程度评价标准。它不仅细化样品不同饱和度下的伤害程度,而且可以区分可动水和不动水的伤害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评价特低渗透气藏水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方法中计算样品含可动水和不动水的样品的气体渗透率Kwgi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计算样品含可动水时的气体渗透率Kwg1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计算样品在烘干时的气体渗透率Kwg2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功能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气藏水锁就是样品孔喉中的水对气体渗流能力的影响,含水越高,气体渗流能力越小,反之亦然。将气藏样品含水饱和度可分为可动水和不动水。所谓可动水,就是在外界动力下可以流动的水,存在相对较大的孔喉中;所谓不动水,就是在外界动力下不能流动的水,一般存在微小孔喉中。气藏含水饱和度可分为可动水和不动水二部分,可动水一般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流动,可用驱替法可以将这部分水驱走。不动水部分,在外力作用下是驱不出来的,可采用烘干法进行驱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评价特低渗透气藏水锁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19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机多用途能效分析仪及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闪动式可调型温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