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竹原纤维床品的苏木染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2670.6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发勇 |
主分类号: | D06P5/22 | 分类号: | D06P5/22;D06P1/34;D06P3/60;D06M13/463;C09B61/0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232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纤维 苏木 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对原竹纤维纺织品进行季氨基改性,优化出竹原纤维纺织品阳离子改性和染色的最优工艺条件,提高竹原纤维纺织品染色性能。
背景技术
天然植物染料无毒、无害、无污染,织物染整后具有自然纯朴、安全环保等优点,并具有祛病保健的功能。竹原纤维床上用品以其强力好,透气爽身,手感柔软,光泽亮丽,且具有天然的防霉、防蛀、抗菌和防紫外线等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竹原纤维床上用纺织品采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可以大大提高其产品附加值,满足人们追求美观、舒适、安全、保健的要求。这种“绿色纺织品”和“绿色染整技术”顺应时代对纺织品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为应用天然植物染料苏木改性竹原纤维纺织品的染色性能的工艺方法。由于天然苏木染料直接用于竹纤维纺织品染色,织物得色量最低,色牢度最差。本发明采用阳离子改性剂3-氯-2-羚基三甲硫酸铵处理竹原纤维织物,将竹纤维的离子性由阴荷性转变成阳荷性,在纤维上形成新的染座,使苏木染料可以直接上染竹原纤维。通过阳离子改性增强了天然植物染料和竹原纤维之间的亲和力,使天然植物染料牢固的固着在织物上,提高织物染色性能。
100%竹原纤维纺织品,染色线用0.1%的渗透剂(JFC)处理30min洗涤自然晾干。
所需药剂:苏木(市购中药材),氢氧化钠,碳酸钠,冰醋酸(化学纯),硼砂,中性皂片,阳离子改性剂3-氯-2-羚基三甲硫酸铵。
按织物染整量适量加入改性剂和NaOH,按浴比(1∶30)配制改性溶液,加热恒温水浴锅至正交表1所选温度,改性织物放入改性溶液中,恒温处理所选的相应时间,取出织物进行后处理。
改性织物后处理:热水洗→冷水洗→酸洗(2g/L HAC,处理2min)→水洗至中性→烘干。
苏木萃取,采取一定量的苏木,加水萃取,用容量瓶定容,测定吸收光密度(释放100倍,释放液为硼砂的缓冲溶液),并由此得出苏木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70nm左右。苏木染料萃取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8g/100ml水,NaOH20g/L,80℃,30min。
竹原纤维织物改性工艺优化
采用正交方法(浴比1∶30),苏木染料在改性竹纤维织物上的上染百分率和色差值见下表:
随着NaOH浓度的增大,苏木的上染百分率先增大后减小。这主要源于NaOH在改性中起到的催化作用,它能促进改性剂与纤维素纤维反应,在较低浓度范围内,改性效果随NaOH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超过一定值时,NaOH继续增加,改性效果会降低。
竹纤维织物阳离子改性最优工艺条件为:改性剂浓度50g/L,NaOH浓度15g/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0min,浴比1∶30。
苏木在不同的PH条件下染色,试样的色光变化较大,在酸性条件下,红色的织物黄光较重;中性条件下,织物的黄光较弱;碱性条件下,基本为红色。
根据苏木染料的染色最佳工艺对未经过改性处理的竹原纤维织物和改性织物进行染色,对染得的竹原纤维织物进行色牢度实验。改性染色试样比未改性试样的水洗色牢度、干摩擦色牢度和湿度色牢度都会有明显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发勇,未经李发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2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醒药盒
- 下一篇:一种数控电磁加热炒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