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抗原及含有该抗原的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2854.2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何竞;曹务春;宋晓国;杨锡琴;王国华;张贺秋;江佳富;刘玮;詹琳;蒋宝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705 | 分类号: | C07K14/705;C12N15/12;C12N15/63;C12N1/21;C07K16/28;G01N33/53;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085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吞噬 细胞 形体 抗原 含有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抗原及含有该抗原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死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新发疾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硬蜱叮咬人体而引起的人兽共患性疾病。1994年美国报告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Chen SM,Dumler JS,Bakken JS,et al.Identification of a granulocytotropic Ehrlichia species as the etiologic agent of human disease.J Clin Microbiol,1994,32(3):589-595.)。2006年我国在安徽省发现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此后通过回顾性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调查发现我国浙江、山东、河南及湖北等省份均存在HGA病例(Zhang L,Liu Y,Ni D,,et al.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 in China.JAMA,2008,300(19):2263-2270.Zhang S,Hai R,Li W,et al.Seroprevalence of human granulocytotropic anaplasmosis in central and southeastern China.Am J Trop Med Hyg,2009,81(2):293-295.Zhang L,Shan A,Mathew B,et al.Rickettsial Seroepidemiology among farm workers,Tianjin,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Emerg Infect Dis,2008,14(6):938-940.Chahan B,Jian Z,Xuan X,,et al.Serological evidence of infection of Anaplasma and Ehrlichia in domestic animals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rea,China.Vet Parasitol,2005,134(3-4):273-278.)。由于该病为新发疾病,相关的研究稍显薄弱,一旦疾病爆发可能由于技术储备不足而导致诊断不明,贻误治疗甚至引起恐慌。
目前实验室检测主要有包括血清及病原学检测:(1)急性期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M抗体阳性。(2)急性期血清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阳性。(3)恢复期血清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4)全血或血细胞标本PCR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特异性核酸阳性,且序列分析证实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同源性达99%以上。(5)分离到病原体。
由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较困难。病原学检测包括PCR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特异性核酸阳性以及分离病原体。其中PCR检测不适宜基层医院使用,其检测的阳性率也偏低;病原体的分离更需一定的设备和技术储备,不易成功。目前我国血清学检测使用的免疫荧光试剂主要依赖美国进口,价格非常昂贵,而且制备荧光片需大量培养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荧光片的制备很难标准化和产业化,因此利用免疫荧光方法进行大规模的样品检测受到限制,再者,由于荧光片制备采用感染的全细胞易产生交叉反应性,影响检测的特异性。
由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硬蜱叮咬人体而引起的,因此开展蜱传播疾病的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早期诊断对控制其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而特异性抗原则是实验室诊断优劣的关键所在。目前开展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研究力量严重不足,尚缺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血清检测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2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植物保湿化妆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黑茶沐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