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3226.6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5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大为;张久顺;毛安国;谢朝钢;傅军;王巍;于敬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60;B01D53/62;C01B17/0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脱除 烟气 氧化物 一氧化碳 方法 | ||
1.同时脱除催化裂化再生烟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催化裂化再生器再生烟气出口之后,烟气轮机之前或之后,设置氧化还原反应器,氧化还原反应器中装填氧化还原催化剂,将高温再生烟气和还原性气体注入氧化还原反应器中,在常压、500-650℃的条件下,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氧气与还原性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氮气和水蒸气;反应后的混合烟气经能量回收系统逐步换热降温后,在较低温位处设置液态硫和固态硫收集器来回收单质硫,脱除了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再生烟气排出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还原反应器设置在催化裂化再生器出口之后,烟气轮机之前。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还原反应器为两个以上床层反应器并联的形式。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还原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600-650℃。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还原催化剂为无机氧化物载体上负载稀土和过渡金属的催化剂。
6.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的催化剂中稀土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为0.2wt%~16wt%,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为0.2wt%~25wt%。
7.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的催化剂中稀土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为0.5wt%~12wt%,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为1.0wt%~18wt%。
8.按照权利要求5、6或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金属选自La、Ce和Pr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过渡金属选自Fe、Co、Ni、Cu、Zn、Mo和W中的一种或几种。
9.按照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无机氧化物载体为Al2O3、TiO2、SiO2和ZrO2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性气体为氢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碳原子数不大于4的小分子烃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性气体中含有体积百分含量为0.01~90%的硫化氢。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性气体中硫化氢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05~80%。
13.按照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性气体为催化裂化装置气相产物中的干气馏分。
1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回收系统的流程为:将反应后的含有气态硫的混合烟气引入烟气轮机;烟气轮机出口的混合烟气再引入余热锅炉发生过热水蒸气,余热锅炉中加设液态硫回收器;余热锅炉引出的混合烟气再进入冷却器,预热进入余热锅炉的水,冷却器中设置固态硫回收器。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轮机入口温度为630~680℃,出口温度为520~550℃;所述的余热锅炉的入口温度为500~530℃,出口温度在180~220℃;所述的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100~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32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