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编机梳栉横移的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横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3662.3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0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洪;黄骏;曹清林;赵红霞;梁峰;唐琪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26 | 分类号: | D04B27/2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编机梳栉横移 方法 采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编织机构的运动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编织机构,特别是涉及经编机编织机构中的梳栉横移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经编机梳栉横移机构。
背景技术
在经编机纱线成圈运动中,对织针垫纱是成圈运动的主要动作之一。垫纱动作是由织针运动和梳栉运动两者配合完成。梳栉运动又由两个运动组成,一个是沿经编机前后方向即纵向的运动,另一个是沿经编机机头与机尾方向即横向的运动,梳栉在横向的运动即梳栉横移包括梳栉沿经编机机头与机尾方向向前的前进运动和向后的回复运动,梳栉横移运动由相应的梳栉横移机构完成。
现有的经编机梳栉横移的方法,其梳栉的前进运动是由电机驱动凸轮转动,并在转动时通过所述凸轮的轮廓线推动横移推杆、横移撑杆和梳栉向前运动而完成的,梳栉的回复运动是通过设置在梳栉与固定在经编机机架上的弹簧座之间的弹簧,利用所述弹簧的弹簧力推动梳栉向后运动而完成的。
现有的采用上述梳栉横移方法的梳栉横移机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 200820216759.3,名称为经编机梳栉横移机构所公开的一种结构,其包括梳栉、横移撑杆、横移推杆、减速机、连接件、压簧座、压簧和压簧杆,梳栉和横移推杆之间有横移撑杆相连,压簧杆的一端连接在压簧座内的压簧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梳栉相连,减速机传动连接有转轴,横移推杆与固装在转轴上的凸轮相抵靠。
随着现代经编机运转速度的不断提高,高速状态下由于弹簧自身的振动常常引起梳栉横移不到位而导致漏针事故,而且在梳栉横移针距较大,即横移推杆运动动程较大的情况下,更易发生由于弹簧自身振动引起的梳栉横移不到位而出现的漏针事故。另外,由于弹簧在梳栉横移传动系统中还会引起附加的振动,而这种振动导致传动系统中的零件产生附加应力,由此降低了传动系统中零件的强度。因此,上述的梳栉横移方法及其横移机构仅适用于横移针距较小、整机运转速度较低的经编机,无法满足大横移针距、高速运转的经编机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满足大横移针距的情况下使用,而且能满足高速运转的经编机使用的一种梳栉横移方法。
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且能满足大横移针距、高速运转的经编机使用的梳栉横移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经编机梳栉横移的方法,所述的梳栉横移包括梳栉沿经编机机头与机尾方向向前的前进运动和向后的回复运动,所述的梳栉前进运动是由驱动装置驱动凸轮转动,并在转动时通过所述凸轮的轮廓线推动横移推杆、横移撑杆和梳栉向前运动而完成的,所述的梳栉回复运动也是通过所述凸轮的轮廓线推动横移推杆、横移撑杆和梳栉向后运动而完成的。
作为上述方法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凸轮为内外缘共轭凸轮,所述的梳栉前进运动是通过所述凸轮的外缘轮廓线推动横移推杆、横移撑杆和梳栉向前运动而完成的,所述的梳栉回复运动是通过所述凸轮的内缘轮廓线推动横移推杆、横移撑杆和梳栉向后运动而完成的。
作为上述方法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凸轮为沟槽凸轮,所述的梳栉前进运动是通过所述凸轮的内圈轮廓线推动横移推杆、横移撑杆和梳栉向前运动而完成的,所述的梳栉回复运动是通过所述凸轮的外圈轮廓线推动横移推杆、横移撑杆和梳栉向后运动而完成的。
作为上述方法的第三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凸轮为由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主凸轮和副凸轮构成的双外缘共轭凸轮,所述的梳栉前进运动是通过所述主凸轮的外缘轮廓线推动横移推杆、横移撑杆和梳栉向前运动而完成的,所述的梳栉回复运动是通过所述副凸轮的外缘轮廓线推动横移推杆、横移撑杆和梳栉向后运动而完成的。
作为上述方法的第四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凸轮为等径凸轮,所述的梳栉前进运动和回复运动均是通过所述凸轮的外缘轮廓线推动横移推杆、横移撑杆和梳栉向前、向后运动而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3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