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切机设计方法及一种模切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3806.5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0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飞新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6D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切机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模切机设计方法,适用于水平拉料式平压模切机主传动系统及拉料系统的设计,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配拉料时间和停顿时间;
S2.分配主传动行程时间;
S3. 确定主传动凸轮参数;
其中,
S1所述的分配拉料时间和停顿时间,是指根据被加工制品的尺寸规格和最大拉料速度,确定拉料时间;并根据被加工制品的硬度和厚度,确定冲切时间;根据主传动电机的额定转速及预先设定的凸轮回程半径确定回程时间; 用LT1表示拉料时间,LT2表示停顿时间,CT1表示冲切时间,CT2表示回程时间, 则:CT1= LT2,且CT2≤LT1;
S2所述的分配主传动行程时间;包括根据拉料时间与回程时间差,确定主传动的间歇时间,即活动模座在顶部停顿的时间;用CT3表示间歇时间,则:CT3=LT1-CT2;用T表示一个冲切周期,则:T=CT1+CT2+CT3,且T=LT1+LT2;
S3所述的确定主传动凸轮参数,是指根据初拟的凸轮回程半径以及主传动行程时间分配T=CT1+CT2+CT3设计凸轮,模切机的行程用B表示,是根据被加工材料的厚度预先设定的,以HR表示凸轮回程半径,凸轮冲切半径用CR表示,则:CR=HR-B或CR=HR+B,前者适用拉冲式模切机,后者适用推冲式模切机。
2.一种模切机,包括机架及与机架固定连接的下模座,还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是固定模座,上模座是活动模座,该模切机还包括设置于下模座下方的马达和传动机构,上模座通过拉杆连接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凸轮机构;该模切机采用连续供料方式,具有拉料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进一步包括凸轮轴和传动杆,凸轮轴连接所述马达,由马达为凸轮轴输入动力,传动杆设置于一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导向部件内,传动杆被导向部件限制为只能上下方向移动,传动杆上端与所述拉杆连接,传动杆下端具有滑动部,滑动部设置于所述凸轮轴的曲线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与所述凸轮轴之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水平设置,所述曲线槽设置于凸轮轴一轴肩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槽为二条,成对设于相向设置的二个轴肩的侧面,且至少有一个轴肩与凸轮轴之轴芯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二个轴肩与凸轮轴之轴芯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二个轴肩与凸轮轴之轴芯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包括传动键和轴向锁紧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对应地,滑动部也有二个,分别设置于二个曲线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进一步包括凸轮轴和传动杆,传动杆设置于一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导向部件内,传动杆被导向部件限制为只能上下方向移动,传动杆上端与所述拉杆连接,传动杆下端具有滑动部,滑动部设置于所述凸轮轴的曲线槽内;所述马达与所述凸轮轴之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连接;所述凸轮轴水平设置,所述曲线槽为二条,成对设于相向设置的二个轴肩的侧面,二个轴肩与凸轮轴之轴芯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二个轴肩与凸轮轴之轴芯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包括传动键和轴向锁紧螺母,对应地,滑动部也有二个,分别设置于二个曲线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飞新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飞新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38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的出件机构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方法以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