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保健复合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4378.8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丁振民;苏盛围;陈嘉新;李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健龙保健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0 | 分类号: | C04B26/1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保健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保健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对于床上用品、内衣、衣物等的制作材料要求也相对提高,希望其能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现在市面上的磁性材料、功能纤维材料、玉石材料等都是在这种趋势下发展起来的,但是现有的保健材料存在下述问题:材料大同小异,难有突破;保健功能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人们多方面复合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比科学合理、兼具多种功能的多功能保健复合材料,并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功能保健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其中所述磁性材料为铁氧体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中的任一种。
所述稀土永磁材料选自钕铁硼永磁、钐钴永磁、或其他含有稀土元素的永磁材料中的任一种。
所述负离子材料选用电气石。
所述远红外材料选自生物炭、炭纤维、远红外陶瓷、玉石中的一种。
所述玉石优选砭石、麦饭石中的一种。
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和铝酸化合物偶联剂中的任一种,与所述环氧树脂添加比例1∶1。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保健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多功能保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磁性材料50-100份,负离子材料5-20份,远红外材料5-20份,锗石10-20份,分别称量混合,并粉碎至0.1-8um的细度;
2)将偶联剂0.5-5份,环氧树脂0.5-5份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并充分混合;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使用充磁压模机充磁并压模,磁场强度达到600-1500高斯;
4)对步骤3)得到的压模后的材料进行烧结,温度100-300℃,时间30-60min;得到成品的磁石或磁条。
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保健复合材料在生活用品中的应用。
得到的多功能保健复合材料制成的磁石或者磁条,可以用于镶嵌在被褥、枕头、内衣裤、各种衣物内,形成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生活用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提供了多功能保健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多种保健功能:
a所述远红外材料可以发射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和磁场共同作用,作用于人体经络,改善微循环,最终得到的磁石或者磁条还可以根据需要镶嵌于材料对应人体的重要穴位,结合中医理论,更加科学合理。
b所述远红外材料中的玉石,尤其麦饭石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的钙、硒、钼、铜、钾、磷等,可以作为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储备,形成微量元素源,补充人体所缺的各种微量元素。
c所述远红外材料中的生物炭或者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吸附功能,对人体内有害的过氧化物垃圾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并能促进毛细孔过氧化物垃圾的排泄,疏通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水平与生理机能,对肌肤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d所述负离子材料产生的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具有抑制细菌、病毒生长,清新空气等作用。
e实现了多种保健功能的组合,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
2.创造性的使用了锗石作为原材料之一,锗石富含锗元素,锗被称为能吃的氧。锗对缺氧引起的诸多病症有特殊的疗效,还对被伤害的细胞有修复作用。
3.提供了多功能保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可控性强,制备成磁石或者磁条,方便于后续在各种产品中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多功能保健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制备方法如下:
1)将上述铁氧体永磁、电气石、玉石、锗石材料分别称量混合,并粉碎至1um的细度;
2)将偶联剂1kg,环氧树脂1kg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并充分混合;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使用充磁压模机充磁并压模,磁场强度达到1000高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健龙保健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健龙保健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4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