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0m以上超高水头船闸阀门防空化的综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4385.8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2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安;李云;严秀俊;李中华;刘本芹;薛淑;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C1/08 | 分类号: | E02C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40 以上 超高 水头 船闸 阀门 防空 综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闸阀门防空化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40m以上超高水头船闸阀门防空化的综合方法。
背景技术
船闸是解决船舶通过拦河(湖)修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实现沿河流上下全线畅通航行的重要建筑物型式。当船闸水头超过20米时,更是会带来一系列的高速水流问题,给工程带来极大的危害,尤以阀门及其廊道段的空化空蚀问题最为突出,直接关系到船闸的安全正常的运行。因此,船闸输水系统阀门段的空化问题一直是船闸单项技术设计的重要关键技术难点。
为解决阀门段廊道的空化问题,阀门段廊道传统通常采用底部突扩体型或顶部突扩体型。顶部突扩体型可以增加门后压力,提高工作空化数,但增压效果有效,仅适用于中等水头的船闸。底部突扩体型,可以增大孔口射流面积,减小流速,对解决阀门底缘空化效果显著,但又带来了跌坎空化、升坎空化等自身的空化源。为解决跌坎空化,工程一般采取钢板衬砌进行保护,而突扩体型升坎空化问题则通过选择复杂的升坎曲线进行解决,这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增加了工程投资,并且给输水系统廊道的检修维护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如何经济有效地解决高水头船闸阀门段空化问题,一直是设计和科研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缺点,提出一种40m以上超高水头船闸阀门防空化的综合方法,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相结合,不仅能有效解决高水头船闸阀门空化问题,而且具有施工简单、投资小、检修维护方便。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40m以上超高水头船闸阀门防空化的综合方法,输水阀门后廊道底部向下台阶状突扩,输水阀门后廊道顶部向上斜线突扩并通过向上倾斜的斜线与后方廊道连接,斜线突扩上布置排气管;底部台阶状突扩进口处设置台阶状跌坎并布置跌坎通气管;底部台阶状突扩出口处设置台阶状升坎并布置升坎通气管;输水阀门出口廊道底高程高于进口廊道底高程;输水阀门门楣处布置门楣通气管。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40m以上超高水头船闸阀门防空化的综合方法,在台阶状跌坎的第一级阶梯的后面埋设跌坎通气管,跌坎通气管连接至一根强迫通气管的一端,强迫通气管升至闸顶,其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集气罐和空气压缩机,将跌坎通气管设置为强迫通气管。
前述的40m以上超高水头船闸阀门防空化的综合方法,在台阶状升坎的第一级阶梯的后面埋设升坎通气管,将升坎通气管设置为自然通气管。
前述的40m以上超高水头船闸阀门防空化的综合方法,输水阀门后廊道底部向下向下突扩2.0m,输水阀门后廊道顶部向上突扩1.5m。输水阀门后廊道顶部向上突扩1.5m后通过1:32的斜坡与后方廊道连接。
前述的40m以上超高水头船闸阀门防空化的综合方法,台阶状跌坎为每阶20cm高的台阶状跌坎,台阶状升坎为每阶20cm高的台阶状升坎。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改善阀门底缘空化条件,尽量减弱空化强度,但不追求完全不出现空化,控制阀门底缘相对空化数不小于0.5;对仍存在的底缘空化,利用门楣自然通气解决。
(2)在阀门段廊道体型优化中,吸取顶部突扩增加门后压力和底部突扩改善底缘空化流态的长处,提出“顶部斜线突扩+底部台阶突扩”的新型廊道体型。该廊道体型,底部突然扩大后,阀门底缘的绕流流态得到改善,对抑制底缘空化和门体振动有利;门后廊道垂向空间大,主流能够较快地沿程扩散,降低了主流流速。突扩廊道收缩升坎的约束,提高了主流在突扩空腔以及下游廊道内走向与旋涡空间排列结构的稳定性。突扩体出口廊道高于阀门处进口廊道,进一步稳定门后漩滚区,增加消能效果。采用台阶状收缩升坎,突扩廊道出口水流平顺。底扩处加设了台阶状跌坎,不仅减弱垂直跌坎下游次回漩区紊动强度,更便于检修。通过确定合理的廊道埋设深度(一般不超过10m),可控制阀门底缘相对空化数不小于0.5。
(3)“底部台阶突扩”可以利用台阶状跌坎、台阶状升坎分别采用强迫通气和自然通气措施抑制该新型廊道体型可能发生的空化。通过采用台阶状跌坎和强迫通气措施,可以显著减小底扩廊道跌坎自身空化强度,而且掺气水流可以有效的覆盖跌坎空化溃灭区域,对突扩体底板起到保护作用;通过采用台阶状升坎自然通气,可以显著减小底扩廊道升坎自身空化强度,而且掺气水流可以覆盖升坎末端直至检修门井的一段距离,对突扩体后廊道底板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底部台阶突扩”体型的台阶状跌坎和台阶状升坎,每层台阶高度不大,在原型中仅为20cm,为船闸输水系统廊道检修提供了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4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