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大修复时间最小化的排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4572.6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9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班永鑫;沙俊伟;威洛斯;刘济泉;牛冬梅;刘永争;韩敏;柏涛;徐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最大 修复 时间 最小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最大修复时间最小化的排故方法,特别是涉及机电类产品的故障诊断方法,属于电气测试技术领域,适用于军用、民用领域的电气系统排故,尤其适用于对最大修复时间节点有严格要求的情况,例如部队战时使用和飞机修复。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和国内形势也愈加复杂。新的形势对我军的战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海军主要武器的飞航导弹更应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目前,我军已经批量装备了各型号导弹,但是在正常的批生产过程中和部队的日常维护中经常碰到一些故障。然而,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分析解决。这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这种解决方法对专业技术人员有很大的依赖性。由于目前我军基地比较分散,而每个型号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数有限,所以技术人员要奔赴各基地一一进行相应的售后服务,部分基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这种无奈的时间消耗大大削减了我军实际的战斗力,如果在战时,将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因此,亟需一套能够为各种排故工作提供一个指导性帮助的专家级的故障诊断系统,基地部队可以使用故障诊断系统按照流程独立地进行排故,这样可以提高我军战士们的技术水平,从而极大地提高我军装备的运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在电气系统测试时能够快捷有效的排除故障的基于最大修复时间最小化的排故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基于最大修复时间最小化的排故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第一步,根据机电产品出现的故障确定故障现象,故障现象有M种故障原因即故障点bm导致,m=1,2,…M,故障点的每一个输入或输出为一个检测点,每个故障点至少有一个输入检测点和至少一个输出检测点,对于本故障现象有N′个检测点di,i=1,2,…N′,根据所有故障点bm和所有检测点di的逻辑关系建立故障树。
机电产品常出现的故障现象有:继电器线圈加电后单组或多组触点无输出;电压输出异常;电流输出过大或过小;两信号点之间的绝缘电阻超差;芯点之间的导通关系异常等等。
以下举例说明,故障现象由b1~b66个故障点和由d1~d77个检测点组成,对于故障点b1、b2来说,d1为其共有的输入检测点,d2、d3分别为故障点b1、b2的输出检测点,对于故障点b3和b4来说,d2为其共有的输入检测点,d4、d5分别为故障点b3和故障点b4的输出检测点,对于故障点b5和b6来说,d3为其共有的输入检测点,d6、d7分别为故障点b5和故障点b6的输出检测点,根据上述逻辑关系建立如图2所示的故障树,从检测点到故障树底事件的输入的分支称为检测点后的分支,从检测点到故障树顶事件的输出的分支称为检测点前的分支。
第二步,确定每个待检测点的检测时间ti;
检测时间是指排故过程中检测某一个检测点所消耗的总时间。主要包括找到故障点做好检测准备、打开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以及记录检测结果等所耗费时间的总和。
在确定具体故障现象时,会有一些检测点的检测结果为已知(这些检测结果已知的检测点一般为故障现象的首尾检测点),因此,在后续的寻优中舍去,只对检测结构未知的检测点进行寻优。
第三步,确定寻优的基准函数S=f(t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4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 下一篇:差动电阻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