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加速度感应器建立蓝牙连接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4836.8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7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罗希平;镇立新;陈青山;龙腾;曹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复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加速度 感应器 建立 蓝牙 连接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利用加速度感应器建立蓝牙连接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与数据传输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加速度感应器和蓝牙通信设备;
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配置的蓝牙通信设备的设备信息、配置的蓝牙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其他所有的蓝牙通信设备的设备信息的设备信息列表、以及参与碰撞的两个或多个所述移动终端的与碰撞相关的参数;所述与碰撞相关的参数包括:碰撞时间、碰撞力度和/或碰撞加速度;
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信息,确定得到参与碰撞的两个或多个所述移动终端,为发生碰撞的两个或多个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在配对的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建立供数据传输的蓝牙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对应的用户的简明身份信息,所述简明身份信息是连同配置的蓝牙通信设备的设备信息一起发送至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的或是预先存储在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上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通信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蓝牙通信设备的名称或蓝牙通信设备的设备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蓝牙通信设备的设备信息为蓝牙通信设备的名称时,采用如下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保证每个用户的蓝牙通信设备的名称的唯一性;
方式一:用户为移动终端配置的蓝牙通信设备设置一个名称,设置完之后,将所述蓝牙通信设备的名称上传至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由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对所述蓝牙通信设备的名称进行验证,若验证发现所述蓝牙通信设备的名称没有与其他蓝牙通信设备的名称相冲突而发生重名,则认可所述名称;若验证发现所述蓝牙通信设备的名称与其他蓝牙通信设备的名称相冲突而发生重名,则需重新设置一个不冲突的新名称;
方式二:不改变移动终端配置的蓝牙通信设备所设置的名称,每一次在移动终端上应用蓝牙通信装置时,就自动将蓝牙通信设备的名称改成一个足够大的随机数,在完成数据传输后,再将蓝牙通信设备的为随机数的名称改回为原来的名称;
方式三:不改变移动终端配置的蓝牙通信设备所设置的名称,每一次在移动终端上应用蓝牙通信装置时,就向数据传输服务器申请一个唯一的名称,并自动将移动终端上的蓝牙通信设备的名称改成这个唯一的名称,在完成数据传输后,再将移动终端上的蓝牙通信设备的那一个唯一的名称改回为原来的名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信息确定得到参与碰撞的两个或多个所述移动终端,为发生碰撞的两个或多个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配对包括:
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与碰撞相关的参数,筛选出同时发生碰撞的两个或多个所述移动终端,作为第一条件;
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配置的蓝牙通信设备的设备信息、配置的蓝牙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其他所有的蓝牙通信设备的设备信息的设备信息列表,查找出处于蓝牙通信设备的检测范围内的用户,作为第二条件;
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为发生碰撞的两个或多个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对的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建立供数据传输的蓝牙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提供一个共用密码,并将所述共用密码发送至参与碰撞的两个或多个所述移动终端,由对应的所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共用密码自动建立相互间的蓝牙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48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医药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实现电动车辆与电网互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