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级聚并凝缩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5003.3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明;陈建文;宋锦春;王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佳益油雾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4 | 分类号: | F16N7/3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级 凝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雾润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级聚并凝缩嘴。
背景技术
油雾润滑是一种新型集中润滑方式。油雾润滑以压缩空气为能源,靠油雾发生器将润滑油雾化,产生微米级的油雾颗粒,油雾颗粒随压缩器经管道送至油雾发生器凝缩嘴,凝缩成较大的油滴后,送入高速度的滚动轴承、滑动轴承、齿轮、蜗轮、链轮及滑动导轨等各种摩擦副表面;凝缩后的油滴在金属摩擦表面形成润滑效果更好的油膜,减小了摩擦力,降低了发热,使被润滑零件温度明显下降。然而,随着油雾润滑方式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际的生产状况对油雾润滑技术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原有的技术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现有的单级聚并凝缩嘴,凝缩效率不高,许多油雾颗粒无法被有效地凝缩成油滴。这就使得一部分润滑油不能被有效地利用,造成了润滑油的浪费,增加了润滑成本。同时,部分残余油雾颗粒散逸在空气中,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长期吸入油雾也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油雾润滑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单级聚并凝缩嘴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级聚并凝缩嘴。该分级聚并凝缩嘴可提高目前油雾润滑装置中凝缩嘴的有效性及油雾凝缩的效果,获得更为均匀一致的油雾粒径分布,提高润滑效率,减少残雾的排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级聚并凝缩嘴,包括中心具有一级聚并通道的一级聚并装置和中心具有通孔的二级聚并装置,一级聚并装置设置在二级聚并装置的通孔的前端;在所述二级聚并装置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二级聚并通道,在所述二级聚并装置的同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二二级聚并通道和第三二级聚并通道。
所述一级聚并装置与二级聚并装置通过螺纹连接。
在与所述第二二级聚并通道和第三二级聚并通道相对的二级聚并装置的侧壁上设置有辅助进雾口。
所述辅助进雾口为水平设置。
所述第二二级聚并通道为倾斜设置,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90°~90°。
所述第三二级聚并通道为倾斜设置,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90°~90°。
所述一级聚并通道的直径为0.1~5mm。
所述第一二级聚并通道的直径为0.1~5mm。
所述第二二级聚并通道的直径为0.1~5mm。
所述第三二级聚并通道的直径为0.1~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分级聚并凝缩嘴利用不同粒度的油雾颗粒,质量不同,惯性不同的特点,对经过一级聚并装置凝缩后所产生的不同粒度的油雾颗粒,再次进行选择性分级聚并凝缩,以获得期望的油雾粒径分布(如:15μm,35μm,50μm等)。
本发明可以提高油雾润滑凝缩环节中的凝缩效率,使经过一级聚并装置凝缩后产生的分布不均的油雾粒径分布,更为均匀一致。进一步提高了凝缩后油雾粒径分布的质量和油雾润滑的效果。此外本发明安装简单方便,使用可靠,免维护,使用成本低,投资费用低,使用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级聚并凝缩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二级聚并通道,2-侧壁,3-辅助进雾口,4-通孔,5-一级聚并通道,6-干雾入口,7-一级聚并装置,8-二级聚并装置,9-第二二级聚并通道,10-第三二级聚并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分级聚并凝缩嘴,如图1所示,包括中心具有一级聚并通道5的一级聚并装置7和中心具有通孔4的二级聚并装置8,一级聚并装置7设置在二级聚并装置8的通孔4的前端;在所述二级聚并装置8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二级聚并通道1,在所述二级聚并装置8的同侧侧壁2上设置有第二二级聚并通道9和第三二级聚并通道10。
所述一级聚并装置7与二级聚并装置8通过螺纹连接。
在与所述第二二级聚并通道9和第三二级聚并通道10相对的二级聚并装置8的侧壁2上设置有辅助进雾口3。
所述辅助进雾口3为水平设置。
所述第二二级聚并通道9为倾斜设置,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90°~90°。
所述第三二级聚并通道10为倾斜设置,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为-90°~90°。
所述一级聚并通道5的直径d为0.1~5mm。
所述第一二级聚并通道1的直径d0为0.1~5mm。
所述第二二级聚并通道9的直径d1为0.1~5mm。
所述第三二级聚并通道10的直径d2为0.1~5mm。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佳益油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佳益油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5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