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铬钢的连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5656.1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明;陈亮;陈永;李桂军;曾建华;杨文中;李清春;吴国荣;陈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22 | 分类号: | B22D11/22;B22D11/16;B22D11/111;B22D11/115;C22C38/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武森涛;梁鑫 |
地址: | 617067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铬钢 方法 | ||
1.高铬钢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过热度为15~30℃的L80-3Cr高铬钢钢水注入到加有保护渣的连铸机的结晶器内冷却得到连铸坯;
b、将a步骤得到的连铸坯从结晶器内拉出,依次通过二冷区和空冷区进行冷却,所述连铸坯在二冷区的表面温度控制为950~1050℃,所述连铸坯进入空冷区时表面温度控制为950~1000℃,并对连铸坯在凝固末端进行轻压下处理,总压下量控制为6~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铬钢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铬钢钢水为L80-3Cr高铬钢钢水,其成分为:碳0.15%~0.20%、硅0.15%~0.30%、锰0.45%~0.60%、磷≤0.015%、硫≤0.008%、铬2.8%~3.2%、钼0.40%~0.50%、全铝0.01%~0.04%,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铬钢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渣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SiO2:33~40%、CaO:20~25%、Al2O3:0~6%、MgO:0~5%、Na2O:8~12%、F-:0~6%、C:10~14%、0<Fe2O3≤2.0%,碱度CaO/SiO2:0.60~0.70,半球点熔化温度:1080~1120℃;1300℃时的粘度:0.30~0.40Pa·s;所述保护渣的用量为0.30~0.50kg/吨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铬钢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坯从结晶器内拉出的拉速为0.5~0.6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铬钢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冷区采用软化后的水进行冷却,水温控制为10~50℃,比水量为0.35~0.45L/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铬钢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坯在二冷区的表面温度控制为950~1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铬钢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冷区分为5个冷却段,总长度为10m,其中第一段长1.0~1.5m,水量占18%~22%;第二段长2.0~2.5m,水量占20%~25%;第三段长2.0~2.5m,水量占15%~20%;第四段长2.0~2.5m,水量占18%~22%,第五段长2.0~2.5m,水量占18%~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铬钢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连铸坯进行凝固末端的轻压下处理采用动态轻压下技术,处理时总压下量控制为7~9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铬钢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结晶器内冷却时采用电磁搅拌,电磁搅拌的电流强度为550~650A,频率为2.0~3.0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56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