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力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6251.X | 申请日: | 2011-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7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蒯长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协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9/00 | 分类号: | F16H49/00;F16H57/0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磁力耦合器。
背景技术
磁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遵循磁的库仑定律,即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磁体,由于磁场感应效应,它们不需要任何传统机械构件,通过磁体的耦合力,就能把功率从一个磁体传递到另外一个磁体,构成一个非接触传递扭矩机构。
磁力耦合器分为与原动机相连的导体转子和与负载相连的磁转子两部分,通过调整导体转子和磁转子之间的间隙(气隙)来调整输出转矩,从而实现调速。
上述磁力耦合器存在以下缺陷:1)当磁力耦合器长时间工作后,转子由于各种原因常会发生损坏,转子容易发生损坏,现有的磁力耦合器更换转子时,需要将机座、机箱盖移动,取出转子后再将新的转子放进,由于机座的移动,需要重新校正对中,大大延长了检修、停机时间;2)现有的输出轴结构为外伸梁,其外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定子上,内端悬空,此种结构造成伸出轴刚度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弯曲、甚至断裂,影响耦合器的使用性能,造成安全隐患;3)工作过程中,导体转子和磁转子之间产生的轴向力较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消除,将对输出轴、输入轴带来极重的负担,使其使用寿命大为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耦合器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大为提高,检修方便简单的磁力耦合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有机座、机箱盖、导体转子、磁转子,机座固定在地面上,机座和机箱盖连接为水平中开式结构;耦合器内设从机座、机箱盖伸出的输入轴、输出轴,输入轴处于耦合器内的一端设有和输出轴内端连接的滚针轴承;输入轴上连接有和导体转子连接的导体板,输出轴上连接有和磁转子连接的永磁槽板,永磁槽板通过角接触轴承连接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本发明的导体转子和导体板之间开设有冷却水槽。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定子部分由机座和机箱盖组成,将机箱盖拆开后,转子部分可整体吊出,可快速更换备用的转子,由于机座未动,无需校正对中,将大大缩短停机检修时间;2)本发明在输入轴的内端设滚针轴承,并使之作为输出轴的一个活动支点,输出轴的另一支点为固定端,装在蜗轮箱轴承座内,使输出轴的刚度、强度大大提高;3)本发明转子和磁转子之间产生的轴向力通过角接触轴承、蜗轮蜗杆传送至大地上,降低了输入轴、输出轴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输入轴、2为滚针轴承、3为机箱盖、4为永磁槽板、5为磁转子、6为导体转子、7为导体板、8为输出轴、9为角接触轴承、10为蜗轮蜗杆、11为机座、12为冷却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有机座11、机箱盖3、导体转子6、磁转子5,机座11固定在地面上,机座11和机箱盖3连接为水平中开式结构;耦合器内设从机座11、机箱盖3伸出的输入轴1、输出轴8,输入轴1内端设有和输出轴8内端连接的滚针轴承2;输入轴1上连接有和导体转子6连接的导体板7,输出轴8上连接有和磁转子5连接的永磁槽板4,永磁槽板4通过角接触轴承9连接到蜗轮蜗杆10传动机构。
为了使结构更加紧凑,本发明的输入轴1内端设有内圆面,滚针轴承2设置在内圆面内。
本发明在导体转子6和导体板7之间开设有冷却水槽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协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协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62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