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开放式微结构光纤的气体拉曼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6495.8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胜;李凌;王冠军;郑铮;李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2B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开放式 微结构 光纤 气体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基于开放式微结构光纤的气体拉曼检测装置的开放式微结构光纤设计,该光纤包含: 纤芯,由三个悬臂隔开的三个空气孔,以及包层。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纤芯的半径范围在50nm和1000nm之间,悬臂厚度在20nm和200nm 之间。
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开放式微结构光纤的基底材料包括铋基玻璃和二氧化硅玻璃。
4.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开放式微结构光纤的包层开有气体进口,检测过程光纤外部的待测气 体可以通过上述进口扩散进入与气体进口连通的空气孔区域。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个悬臂,其中与气体进口相连通的空气孔的两边的两个悬臂表面具有 阵列式气体扩散孔,气孔尺寸在100nm-2000nm之间,在先已经扩散进入与气体进口相连通的 空气孔区域的气体可以通过上述阵列式气体扩散孔扩散进入其余的两个空气孔区域。
6.一种基于开放式微结构光纤的气体拉曼检测装置的检测方式采用光纤端面前向检测或光纤 端面后向检测方式,即待测气体在激励光源的激发作用下产生拉曼信号光,产生的拉曼信号光 经上述开放式微结构光纤传输至光纤端面,采用透镜和半反半透镜分离拉曼信号光与激励光, 最后通过拉曼光谱仪分析产生的拉曼信号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64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纤熔融拉锥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下一篇:剥离强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