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硫催化燃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7413.1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9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香;王学海;刘新友;王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648 | 分类号: | B01J23/648;B01J32/00;B01J23/22;B01J35/04;B01J35/10;B01J37/025;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燃烧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硫催化燃烧催化剂,以蜂窝状载体为骨架,其特征在于:蜂窝状载体孔道表面具有双涂层结构,内部涂层为铝溶胶涂覆焙烧后的氧化铝涂层,外部涂层组成为:Al2O3 30%~90%、CeO2 0.5%~50%、ZrO2 0.5%~50%、La2O3 0.5%~50%、TiO2 0.5%~50%、V2O5 0.2%~30%;活性组分为Pt和/或Pd。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内部涂层为蜂窝陶瓷载体重量的5%~3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外部涂层为蜂窝陶瓷载体重量的1%~20%。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占催化剂总重量的0.05%~5%。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通过浸渍法负载到双涂层结构中。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蜂窝状载体骨架为蜂窝状堇青石载体。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外部涂层液的制备:首先将SB粉末和粘结剂混合,按所需比例加入助剂铈、锆、镧、钛、钒的金属氧化物或盐,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然后研磨得到外部涂层浆液;
蜂窝载体的两次涂层过程为:蜂窝陶瓷载体骨架浸没在铝溶胶中,取出后先经压缩空气吹扫,再经干燥和焙烧处理,得到内部涂层;然后再将涂覆好内部涂层的基体放入外部涂层浆液中浸渍,取出后经压缩空气吹扫,再经干燥和焙烧处理后即制得具有双涂层的蜂窝陶瓷基体;
活性金属组分浸渍,具有双涂层的蜂窝陶瓷基体通过浸渍法担载贵金属活性组分Pt和/或Pd,然后经干燥、焙烧,最终制得本发明的耐硫催化燃烧催化剂。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蜂窝陶瓷载体骨架先在铝溶胶中浸没1~60分钟后取出,先经压缩空气吹扫,再经干燥和焙烧处理,吹扫时间为1~15分钟,干燥过程为在空气中60~150℃,干燥1~20小时,焙烧过程为在空气中400~650℃焙烧1~15小时,得到涂覆有铝溶胶涂层的蜂窝陶瓷载体,作为内部涂层。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涂覆好内部涂层的基体放入配好的外部涂层浆液中浸渍1~60分钟时间后取出,经压缩空气吹扫,吹扫时间为1~15分钟;再经干燥和焙烧处理后,干燥过程为在空气中60~150℃干燥1~20小时,焙烧过程为在空气中400~650℃焙烧1~15小时,即制得具有双涂层的蜂窝陶瓷基体。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性金属组分浸渍时间为1~20分钟,吹扫时间为1~10分钟,干燥温度为100~150℃,干燥时间为1~10小时,焙烧温度为400~650℃,焙烧时间1~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74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放口固定夹及容器
- 下一篇:包括支脚的密封隔热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