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表现珠状物的立体刺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7697.4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薛金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金娣 |
主分类号: | D05C7/06 | 分类号: | D05C7/06;D05C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表现 珠状物 立体 刺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表现珠状物的立体刺绣方法。所谓珠状物是指刺绣画面中出现珠子或类似形状的物体,比如人物头饰和服饰中的珠宝、珍珠项链;水果中的葡萄;圆形果子;禽蛋;莲蓬上的莲子等等。
背景技术
刺绣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中,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刺绣是一种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制作工艺。
在传统苏绣中刺绣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平针绣、乱针绣等等。不同的刺绣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且产生不同的效果,而针对不同对象,采用适合的刺绣方法是刺绣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目前在苏绣作品中,当画面出现珠状物,比如人物头饰和服饰中的珠宝、珍珠项链时,通常采用平针绣(平针刺绣方法)来绣制。平针绣是一种用平行的针脚来刺绣的方法,对于珠宝、珍珠项链等珠状物来说,采用平针的刺绣方法只能做到用一个圆形的平面绣迹来表现一种具有立体效果的珠状物。为了进一步体现立体感最多也只能在圆形的平面绣迹上利用绣线的颜色变化来作一些光影处理,从而突出立体效果。经过光影处理之后绣出的珠状物从远处看立体效果尚可,但近看立体效果仍然较差。因此在以往的绣品中,由于受刺绣方法限制绣出的珠状物缺少逼真和饱满的立体效果,缺乏表现力和渲染力。为此本发明人在长期实践工作中研究总结出一种适合于表现珠状物的立体刺绣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表现珠状物的立体刺绣方法,以解决刺绣画面中珠状物立体效果差、真实感不足、缺乏表现力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表现珠状物的立体刺绣方法,其创新在于:该方法是针对绣布上对应珠状物的圆形或椭圆形绣制区域,利用绣针和绣线在该绣制区域上按以下方法进行绣制:
第一步,利用平针刺绣方法,在所述绣制区域内刺绣出一个面积小于所述绣制区域面积的第一层绣迹,该第一层绣迹位于所述绣制区域的中央,而且第一层绣迹的边缘轮廓形状与所述绣制区域的形状相似;
第二步,利用平针刺绣方法,在第一层绣迹上叠加刺绣出一个第二层绣迹,该第二层绣迹覆盖在第一层绣迹上,且第二层绣迹面积大于第一层绣迹面积,第二层绣迹的边缘轮廓位于所述绣制区域的边缘轮廓与第一层绣迹的边缘轮廓之间,且第二层绣迹的边缘轮廓靠近第一层绣迹的边缘轮廓;
第三步,利用平针刺绣方法,在第二层绣迹上叠加刺绣出一个第三层绣迹,该第三层绣迹覆盖在第二层绣迹上,且第三层绣迹面积大于第二层绣迹面积,第三层绣迹的边缘轮廓位于所述绣制区域的边缘轮廓与第二层绣迹的边缘轮廓之间,且第三层绣迹的边缘轮廓靠近第二层绣迹的边缘轮廓;
以此类推,层层叠加刺绣出的绣迹边缘轮廓从中央逐渐向外扩散,直至最后一层绣迹的边缘轮廓扩散到所述绣制区域的边缘轮廓为止。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平针刺绣方法”是指一种用平行的针脚来刺绣的方法,亦称平针绣。所谓针脚是指两个针眼之间绣出的线条。
2.上述方案中,所述“边缘轮廓”在本发明中是指绣迹或区域从正面看的外轮廓。
3.上述方案中,层层叠加的绣迹层数至少为三层。
4.本发明方法既适合于手工刺绣也适合于机器刺绣(电脑刺绣)。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在传统苏绣中,当画面出现珠状物时,通常采用平针绣来绣制,得到的是一个圆形的平面绣迹。而用平面绣迹来表现一种具有立体效果的珠状物存在不足是缺少逼真和饱满的立体效果,缺乏表现力和渲染力。本发明打破了传统刺绣方法的局限,绣制时以圆形或椭圆形绣制区域中心为基准,采用从中央逐渐向外扩散,层层叠加的方式刺绣出一种具有球冠状凸起的珠状物。与以往的平面绣迹相比采用本发明方法刺绣的珠状物饱满逼真,立体感强,表现力和渲染力显著提高,使刺绣作品变得更加精致和具有灵气。
附图说明
附图1a~图1d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绣制过程示意图;
附图2为采用本发明方法绣制的珠状物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应用本发明方法刺绣的珠状装饰物效果图;
附图4为图3中多串装饰珠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5为应用本发明方法刺绣的莲蓬上的莲子效果图。
以上附图中:1.圆形绣制区域;2.第一层绣迹;3.第二层绣迹;4.第三层绣迹;5. 第四层绣迹;6.绣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金娣,未经薛金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7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熔敷机器人用双侧快速换枪机构
- 下一篇:一种模板激光加工兼面检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