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沉淀-加温吹脱回收氯甲烷废水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8234.X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锵;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9/14;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加温 回收 甲烷 废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甲烷废水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了一种混凝沉淀-加温吹脱回收氯甲烷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受其影响及困扰。污水处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简称COD。COD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COD的单位为ppm或mg/l,其值越小,说明水质污染程度越轻。
氯甲烷( )是化工、医药、农药等行业常用的溶剂与原料,其排放量也很大。而且氯甲烷属于难降解有机化合物,对生物具有极大的毒性,又由于其具有高度的挥发性和类脂物可溶性,易被皮肤、粘膜吸收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在我国对氯甲烷的排放有严格的控制标准。
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氯甲烷的易溶物:乙醇、乙醚、苯等,同时,废水中除了氯甲烷外,尚含有其它类难降解及可降解的有机物,因而工业排出废水中,监测到的实际COD及氯甲烷浓度值,常高于氯甲烷的饱和溶解度8200mg/l,达到了15000mg/l,而COD通常在20000mg/l以上。
由于每克氯甲烷可产生1.335克COD,属于不可生化物质,且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当废水中氯甲烷达125mg/l时(相对于COD167mg/l),微生物则中毒致死。鉴于氯甲烷的毒性和不可生化性,且能令微生物中毒致死,因此,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无法让含氯甲烷废水直接与其他废水混合进入生化系统。唯一的办法是:先将氯甲烷废水(往往占总废水量的一少部分),采用有效而经济的方法,先将氯甲烷去除,同时去除了相应的COD,降至氯甲烷含量在125mg/l或更低以后,再与其他废水混合进入生化系统,以去除氯甲烷废水中其他成分的COD,一同达到排放标准。
考虑技术经济等因素,应尽量避免采用昂贵的Fe-C氧化还原法或贵金属催化脱氧法和简单的空气吹脱法而造成二次污染。申请号为20072005107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催化金属还原-絮凝沉淀法处理氯仿和四氯化碳工业废水工艺,包括工艺废水收集后进行PH值调节至酸性,输入反应塔中,加入无机硫酸盐作催化剂,铁或铁碳合金作还原剂进行催化还原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导入絮凝澄清池中加入碱中和至中性到弱碱性,絮凝澄清后排放。此工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使废水在处理后氯甲烷含量达标,但仍然存在需要用到大量还原剂和催化剂,处理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产物也无法再重新回收利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易、机理明确,先调节PH至弱碱性,加药混凝沉淀,以去除废水中的其他非溶性物质,同时,可去除一部分的氯甲烷,然后,用蒸汽加热至自控温度,引入高效吹脱塔,气体回收氯甲烷,出水氯甲烷含量已低于导致微生物中毒的水平。可与其他废水混合进行生化处理,也可直接排放。整个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也无化学反应过程,不加任何昂贵的药剂,而是采用少量的常规混凝剂、絮凝剂,全流程均采用单纯的物理性而不使氯甲烷分解的物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混凝沉淀-加温吹脱回收氯甲烷废水处理工艺,包括:氯甲烷废水收集后,从进水口进入,经调质池调至弱碱性,再进入絮凝沉淀系统进行固、液、气三相分离,沉淀的非溶性物质经排泥口排出另行处置,一部分的氯甲烷自然挥发经排气口和排气管收集后,引入回收系统,上清水进入加温吹脱系统进行气、液分离,气相的氯甲烷在排风扇的作用下经排气管引入回收系统,液相的水从底部的水池和出水口引入生化系统或直接排放。
作为优选,所述的絮凝沉淀系统包括投加了适量混凝剂的反应室和投加了适量絮凝剂的絮凝池以及斜管沉淀池。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室包括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均投加了适量的混凝剂。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温吹脱系统包括水温调控槽和吹脱塔,上清水经斜管引入水温调控槽,然后,用污水泵泵至吹脱塔,在空气管通入的空气的作用下进行气、液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PAC投加量为400-600mg/l,即每处理一吨水应投加0.40-0.60千克PA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8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