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剪式膨胀螺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8903.3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裴志胜;裴春光;王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志胜 |
主分类号: | F16B13/04 | 分类号: | F16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固件领域中的一种剪式膨胀螺栓。
背景技术
自英国工程师约翰·约瑟夫·罗林斯1911年发明的膨胀螺栓以来,人们使用它整整一个 世纪,随着多孔墙体砌块的推广和应用,上述类型的膨胀螺栓由于开合度和刚度有限,已经 很难实现与多孔砌块墙体中的孔壁恰到好处地得力锚固或稳妥锁合,通常是反复折腾,最后 是无可奈何的凑合使用,结果是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从现有的专利文献记载的东西来看, 也没有发现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状设计一种新的剪式膨胀螺栓,它结构简单巧妙,容易加 工制造,应用环境宽泛,使用方便可靠。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a、明螺杆样式:
设计了一种截面为半圆状的膨胀杆(1),膨胀杆(1)上开有半圆槽(6)和豁口(7), 膨胀杆(1)的一端为弧面,另一端为斜面,两个膨胀杆(1)通过铆轴(2)将其合二为一, 楔块(3)套在螺杆(5)上且通过旋装在螺杆(5)一端的螺母(4)给力并推动膨胀杆(1) 的两个斜面使其作剪式运动,进而达到锚固或锁定的目的,螺杆(5)另一端上的孔套在铆轴 (2)上,铆轴(2)两端的轴头可以沉入膨胀杆(1)内,也可以伸出膨胀杆(1)外,膨胀 杆(1)上的半圆槽(6)可以做成贯通形状,膨胀杆(1)的弧面端可以做成斜面。
b、暗螺杆样式:
设计了一种截面为半圆状的膨胀杆(8),膨胀杆(8)上设有凹平面(9),膨胀杆(8) 的一端为弧面,另一端为斜面,两个膨胀杆(8)的凹平面端插装在带耳的螺母支座(11)上 且通过铆轴(10)将其合二为一,带帽螺杆(12)旋装在带耳的螺母支座(11)上并推动膨 胀杆(8)的两个斜面使其作剪式运动,进而达到锚固或锁定的目的,铆轴(10)的两端的轴 头可以沉入螺母支座(11)内,也可以伸出螺母支座(11)外,半圆状的膨胀杆(8)可以做 成扁平形状,膨胀杆(8)的弧面端可以做成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开创了膨胀螺栓新样式,满足了人们应用领域以及使用效果的新需求,特别在多 孔砌块墙体上能够牢固可靠地使用,真正实现了膨胀螺栓的通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明螺杆样式的正面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明螺杆样式的侧面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明螺杆样式的剪式膨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暗螺杆样式的正面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暗螺杆样式的侧面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暗螺杆样式的剪式膨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和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图1、图2、图3),设计了一种截面为半圆状的膨胀杆(1),膨胀杆(1)上 开有半圆槽(6)和豁口(7),膨胀杆(1)的一端为弧面,另一端为斜面,两个膨胀杆(1) 通过铆轴(2)将其合二为一,楔块(3)套在螺杆(5)上且通过旋装在螺杆(5)一端的螺 母(4)给力并推动膨胀杆(1)的两个斜面使其作剪式运动,进而达到锚固或锁定的目的, 螺杆(5)另一端上的孔套在铆轴(2)上,铆轴(2)两端的轴头可以沉入膨胀杆(1)内, 也可以伸出膨胀杆(1)外,膨胀杆(1)上的半圆槽(6)可以做成贯通形状,膨胀杆(1) 的弧面端可以做成斜面。
参见附图(图4、图5、图6),设计了一种截面为半圆状的膨胀杆(8),膨胀杆(8)上设有 凹平面(9),膨胀杆(8)的一端为弧面,另一端为斜面,两个膨胀杆(8)的凹平面端插装 在带耳的螺母支座(11)上且通过铆轴(10)将其合二为一,带帽螺杆(12)旋装在带耳的 螺母支座(11)上并推动膨胀杆(8)的两个斜面使其作剪式运动,进而达到锚固或锁定的目 的,铆轴(10)两端的轴头可以沉入螺母支座(11)内,也可以伸出螺母支座(11)外,半圆 状的膨胀杆(8)可以做成扁平形状,膨胀杆(8)的弧面端可以做成斜面。
上述铆轴(2,10)的轴头做成伸出膨胀杆(1)外或伸出带耳的螺母支座(11)外,目 的是防滑转,如果安装孔打的偏大,可以先微旋螺母(4)或带帽螺杆(12)使膨胀杆(1,8) 稍微打开,然后再敲入安装孔内,这样也可防滑转,许多显而易见的东西这里就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志胜,未经裴志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8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模弹簧钩
- 下一篇:熔盐电解制备不同金属间化合物的铝铒或铝锂铒合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