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与电源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9546.2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5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蔡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88/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姜燕;邢雪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电源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持式装置,如移动电话、智能型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变得越来越高阶且变得更多功能化。由于这些装置的便利,也使得这些装置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由于手持式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无线上网功能),因此耗电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手持式装置的电池所存储的电力是有限的,因此亟需一种电子装置和电源管理方法,来管理电子装置内元件的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电源浪费,来增加手持式装置的使用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源管理方法,适用于具有一无线网络单元的一电子装置,包括:在多个特定周期中,取得电子装置的多个位置信息;根据特定周期和位置信息,计算电子装置的多个移动速度;以及当移动速度皆大于一第一特定速度,减少无线网络单元寻找一无线网络基地台的频率和/或与无线网络基地台通信的频率。
本公开也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无线网络单元,以无线网络协议与一无线网络基地台进行通信;以及一处理单元,在多个特定周期中,计算电子装置的多个移动速度,其中当移动速度皆大于一第一特定速度时,减少无线网络单元寻找无线网络基地台的频率和/或与无线网络基地台通信的频率。
总而言之,当电子装置正在通话或执行全球定位系统相关的程序时,处理单元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单元或手机信号塔CT1、CT2或CT3的位置感知(Location Awareness)信号来管理无线网络单元,使得处理单元根据位置感知信号取得电子装置的移动速度,并根据电子装置的移动速度减少无线网络单元寻找无线网络基地台的频率、减少与无线网络基地台通信的频率或直接关闭无线网络单元,以减少电子装置不必要的电源损耗,延长电子装置的使用时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以及
图2为本公开的电源管理方法的一流程图。
并且,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电子装置;
110:无线网络单元;
120:处理单元;
130:全球定位系统单元;
200:无线网络基地台;
CT1、CT2、CT3:手机信号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公开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100包括一无线网络单元(wireless networking unit)110、一处理单元(processing unit)120与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单元130。详细而言,无线网络单元110是以无线网络协议与一无线网络基地台(Wireless Access Point)200进行通信。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无线网络单元为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有时也写成是Wi-fi,WiFi,Wifi or wifi)单元。WIFI为无线区域网络(WLAN)的一组产品相容性标准。无线装置(如膝上型电脑及个人数字助理)可借由WIFI和区域网络连结,现在则常被用来接取网际网络及无线VoIP电话。WIFI是基于IEEE802.11b协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手持式设备(hand-held devices)、便携式设备(portable devices)、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多处理器系统、以微处理器为基础或可程序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microprocessor-based or programmable consumer electronics),但不限于此。处理单元120可包含一单一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绘图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者是关连于并行运算环境(parallel processing environment)的多个并行处理单元,用以处理无线网络单元110、全球定位系统单元130或者其他单元所输出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9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