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阶梯流下顶部可运动深海立管列阵模型涡激振动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9628.7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付世晓;杨建民;汪学锋;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6 | 分类号: | G01M7/06;G01M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流下 顶部 运动 深海 列阵 模型 振动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阶梯流下顶部可运动深海立管列阵模型涡激振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流体力学知识,将柱状结构物置于一定速度的来流当中,其两侧会发生交替泻涡。与漩涡的生成和泻放相关联,柱体会受到横向和流向的脉动压力。如果此时柱体是弹性支撑的,那么脉动流体力会引发柱体的振动,柱体的振动反过来又会改变其尾流结构。这种流体结构物相互作用的问题称为涡激振动。深海立管常常以列阵的形式出现,各立管由于彼此接近,相互之间会有水动力干扰,导致更为复杂的涡激振动。例如在海流或海洋平台的运动的作用下,悬置于海中的海洋平台立管、拖缆、海底管线、spar平台的浮筒、系泊缆索等柔性管件上会出现涡激振动现象,将会导致柔性管件的疲劳破坏。
目前为止,对柔性管件涡激振动现象的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模型试验方法。通过模型试验方法可以加深对柔性立管涡激振动机理以及海洋平台的运动对立管的涡激振动的影响的认识,并提供可靠的立管涡激振动预报途径和技术。为了使试验中模拟的现象更加接近于自然界中的真实情况,除了采用先进的试验装置,试验中模拟的环境也必须和自然界接近。在实际海洋中,整个深度范围内的流速截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墨西哥湾2000m水深的海域,一般表层300m内的平均流速是300m-800m水深范围内平均流速的4到5倍,是800m以下平均流速的20倍以上。由此可见,海洋中整个深度范围内的流速截面应该更接近于阶梯状的流场。
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目前的涡激振动测试装置一般只能安装单根立管。在第14届国际近海与极地工程会议“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2004) International Off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中的论文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Long Riser VIV Response”(长立管涡激振动响应的实验研究)是关于柔性管件涡激振动实验研究的,文中提到了一种柔性管件涡激振动模型试验技术,把柔性立管横置于拖曳水池中,拖车拖动立管模型产生均匀流场。用布置在立管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量立管的运动,在立管壁内布置光栅测量立管壁内的应变量。经分析,该试验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1、一般只能模拟小尺度管件的涡激振动,尺度效应难以避免;2、受海洋工程水池拖车速度限制,难以有效的进行实雷诺数下的涡激振动试验。3、受拖曳海洋工程深水池长度的限制,所得到的测试段距离较小,测得的试验数据较少。4、不能进行强迫振荡试验。5、不能模拟平台的运动,从而研究平台的运动对立管涡激振动的影响。6、只能进行单根立管模型的涡激振动试验,难以进行两根甚至多根立管列阵的涡激振动试验。7、一般只能模拟均匀流的涡激振动,难以进行阶梯流下的涡激振动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阶梯流下顶部可运动深海立管列阵模型涡激振动试验装置,本发明利用垂直轨道模块与水平轨道模块以及拖车和拖曳水池的相对运动模拟不同流速的来流,加上套筒的局部阻流作用,实现阶梯流的模拟,从而实现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深海立管列阵涡激振动。本发明测试时间长且能够测试流速高的横置于拖曳水池中的深海立管列阵模型,也可以进行深海立管列阵模型的往复振荡测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若干个深海立管模块、顶部支撑模块、底部支撑模块、两个垂直轨道模块、水平轨道模块、四个整流罩模块、套筒模块、四个电机模块和测量分析控制模块,其中:两个垂直轨道模块分别与水平轨道模块的底部和顶部支撑模块以及底部支撑模块连接,水平轨道模块分别与拖车另一侧的底部和两个垂直轨道模块的顶部连接,若干个深海立管模块两端分别与顶部支撑模块和底部支撑模块连接,四个整流罩模块的整流罩边板分别穿过且固定于两个垂直轨道模块的外部,每个垂直轨道模块上有两个整流罩模块,测量分析控制模块设置于拖车上,测量分析控制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深海立管模块、顶部支撑模块、底部支撑模块以及四个电机模块连接,四个电机模块分为两组,其中的两个电机模块安装在水平轨道模块上来控制两个垂直轨道模块的运动,剩余的两个电机模块分别安装在两个垂直轨道模块的顶部上来控制两个垂直轨道模块上的滑块的运动,从而控制顶部支撑模块和底部支撑模块的运动,套筒模块套在若干个深海立管模块外部且与底部支撑模块连接。
所述的深海立管模块的个数大于等于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9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消波结构的激波风洞真空罐装置
- 下一篇:现场全自动压力校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