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膜为对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19730.7 申请日: 2011-08-02
公开(公告)号: CN102354608A 公开(公告)日: 2012-02-15
发明(设计)人: 彭慧胜;仰志斌;陈涛;李立;何瑞璇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H01G9/042 分类号: H01G9/042;H01G9/20;H01M14/00;H01L51/44;H01L51/48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 聚合物 复合 电极 染料 太阳能电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以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膜为对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以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薄膜替代铂作为对电极而获得;所述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薄膜中碳纳米管垂直于薄膜表面,并且均匀分布,而且薄膜表面有大量的碳纳米管末端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对电极,在附有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薄膜的FTO玻璃基板表面滴加溶剂,待挥发掉后,复合薄膜和FTO玻璃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并在120-200摄氏度下退火,得到含有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薄膜的对电极;

(2)制备工作电极,在FTO玻璃上使用丝网印刷法印刷上一层4-15微米厚的纳米晶二氧化钛层,然后在450-550摄氏度下煅烧25--35分钟并退火;等温度降到25-150摄氏度时,将其转移到0.5mM/L的N719染料溶液中浸泡 12--18小时,取出,得到吸附了大量染料的工作电极,并用乙腈进行清洗;

(3)最后将工作电极和对电极通过一个环形衬底进行封装,封装压力为0.1-0.5MPa,温度为110-140摄氏度,通过对电极上的小孔注入电解液;然后使用微型盖玻片和衬底封住小孔,得到完整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薄膜的制备步骤为:首先,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得到碳纳米管阵列,阵列中碳纳米管具有高度的取向性;然后,采用渗透法,使聚合物单体渗入碳纳米管阵列内部,再加热固化形成复合材料;最后,通过切片机对样品切片得到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薄膜制备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第一,包埋原液的配制

在“EPON 812”配方基础上,增加DT-2型增韧剂;配制的方法为:

首先,配置溶液 A和溶液B:溶液A由环氧树脂和十二烯基丁二酸酐按体积比62:100的比例组成,溶液B由环氧树脂和甲基纳迪克酸酐按体积比100 :89的比例组成;配好的A液和B液在超声清洗器里面超声10-30分钟,使之均匀分散;

然后,将溶液A和溶液B以2:8的体积比混合,加入溶液A和溶液B总体积10%的增韧剂,最后加入溶液A和溶液B总体积的1%~2%的固化促进剂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超声10-30分钟,充分混合,得到包埋原液;

第二,环氧树脂的渗透

首先,配试剂1、试剂2、试剂3和试剂4,试剂1按照丙酮:包埋原液=10:1至2:1的体积比配制,试剂2按照丙酮:包埋原液=2:1至1:2的体积比配制,试剂3按照丙酮:包埋原液=1:2至1:10的体积比配制,试剂4为纯的包埋原液;然后,将碳纳米管阵列浸入试剂1中,浸泡3-24小时,再转移入试剂2中,浸泡3-24小时,接着转移入试剂3中,浸泡3-24小时,最后转移入试剂4中,浸泡12-36小时;

第三,包埋固化

把在试剂4中浸泡后的样品放入合适的模具中,然后注入包埋原液,在聚合箱中常压下40-100摄氏度固化10-100小时,即得到用环氧树脂包埋的碳纳米管阵列;

第四,对包埋样品进行切片

对包埋好的样品用切片机进行切片,得到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薄膜,复合膜的厚度范围为50纳米到5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膜中的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步骤为: 

合成碳纳米管阵列的催化剂结构为Si/SiO2/Al2O3/Fe,其中,SiO2厚度为300-1000 μm,Al2O3厚度为10-30 nm,Fe厚度为0.5-1.5 nm,Al2O3位于硅片和Fe的中间,作为缓冲层,Fe作为催化剂,它们分别通过电子束蒸发镀膜仪在硅片上沉积一层纳米厚度的膜;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用乙烯做碳源,以氩气和氢气作为载气,在有氧化层Si基片上合成高度取向的碳纳米管阵列;其中乙烯流量为190-290 sccm,氩气流量为400-620 sccm,氢气流量为20-48 sccm,在管式炉中生长5-20 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97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