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0095.4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1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今西裕人;泽田逸郎;尾坂忠史;关谷祯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0K11/00 | 分类号: | B60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已知有在将车辆驱动用电动机和逆变换器等设备冷却、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时,使冷却水等传热介质(热移动介质)循环的系统。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通过使用制冷循环将传热介质冷却,能够同时实现设备的冷却和车室内的制冷。此外,还通过使传热介质循环,来进行各设备(电动机、逆变换器)的冷却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852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想要快速降低设备温度的情况下和想要加速空调的启动的情况下,希望使循环的传热介质的温度响应加快,快速达到目标温度。另一方面,为了减小压缩机的耗电量和空调吹出的温度的变动,希望循环的传热介质的温度变动较小。此外,为了减小各设备的发热量变化对传热介质的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和外部气温变化对传热介质的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也希望传热介质的温度变动较小。
但是,在现有的系统中,难以兼顾上述矛盾的条件,无法使传热介质的温度响应速度根据状况相应地变化。
本发明的热循环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使传热介质循环的循环泵,利用传热介质来调节温度调节对象的温度的介质循环回路;在介质循环回路的传热介质与该介质循环回路的外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和使在循环回路内循环的传热介质的容积变化的容积可变单元。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传热介质的温度响应速度根据状况相应地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热循环系统应用于电动车的冷却空调系统的情况下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容积可变箱8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除湿运转时的四通阀3的阀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制暖运转时的四通阀3的阀状态的图。
图5是说明制暖冷却运转的四通阀3的阀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空调用容积可变箱8A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冷却用容积可变箱8B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下冷却用容积可变箱8B的概要结构的图,表示的是标准模式。
图9是表示冷却用容积可变箱8B的反转模式的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图。
图1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图。
图12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图。
图13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图。
图14是表示容积可变箱8的其他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2A~2C:流量控制阀,3:四通阀,4:三通阀,5A:空调用循环泵,5B:冷却用循环泵,6:室外风扇,7:室内风扇,8:容积可变箱,8A:空调用容积可变箱,8B:冷却用容积可变箱,9:室外热交换器,10A:空调用热交换机,10B:冷却用热交换器,11:贮罐(receiver),12:吸入配管,13:喷出配管,15A:空调侧室内热交换器,15B:冷却侧室内热交换机,16:温度调节对象设备,19:主回路,20:旁通回路,23:第一空间,24:第二空间,25:绝热隔壁,26:连通孔,27:驱动轴,28:流入口,29:流出口,30:第一流入口,31:第二流入口,32:第一流出口,33:第二流出口,34:第一入口三通阀,35:第二入口三通阀,36:第一出口三通阀,37:第二出口三通阀,38:第一入口交叉流路,39:第二入口交叉流路,40:第一出口交叉流路,41:第二出口交叉流路,43:散热热交换器,44:循环泵,45:散热风扇,47:容积箱,801:致动器,1000:制冷循环回路,2000:空调用回路,3000:冷却用回路,4000:控制装置,5000:上级控制装置,6000:散热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将电动机作为车辆唯一的驱动源的电动车、即纯粹的电动车的冷却空调系统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铁路车辆和建设车辆等电动车辆,将内燃机发动机和电动机作为车辆的驱动源的电动车辆,例如混合动力汽车(乘用车)、混合动力卡车等货车、混合动力公共汽车等合乘车等的冷却空调系统。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冷却空调系统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0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货车支承座专用磁粉探伤机
- 下一篇:包封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