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废旧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0283.7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5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友举;谢志强;周俊生;李丽秀;修建国;何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废旧 锂电池 容量 测试 恢复 | ||
1. 智能废旧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显示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以及锂电池插座,显示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电压检测模块都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电压检测模块都与锂电池插座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废旧锂电池容量测试及恢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以及第二场效应管,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阻电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二电阻连接至+5V电源,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也连接至+5V电源,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经第三电阻连接至锂电池插座的正极,锂电池插座的负极接地;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三三极管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电阻电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五电阻连接至锂电池插座的正极,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也连接至锂电池插座的正极,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经第六电阻接地;锂电池插座的正极连接至电压检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02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轴旋切式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