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优质红褐色的废润滑油精制再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1045.8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雕皇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C10M177/00;C10M169/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龚拥军 |
地址: | 2123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质 红褐色 润滑油 精制 再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润滑油精制再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优质废润滑油(红褐色)为原料精制再生润滑油的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呼吸作用或其他原因而进水。也会侵入环境中的尘埃。机器磨损下来的金属粉末及铁金属锈蚀产生的铁锈,都会留在使用着的润滑油中,这些东西不仅增加摩擦,影响油的润滑功能,而且还会加速润滑油的氧化及对金属的腐蚀。所以润滑油使用过后,如果品质尚可,就可以进行再精制,除去水及机械杂质后再进行化学处理或物理化学处理,除去溶解在废油中的氧化产物或外来污染物,从而得到质量合格的再生润滑油。通常的做法是在废油中通过添加助剂吸附、化学脱金属等工艺进行废润滑油的精制再生处理,中国专利文献90215577中公开了一种废润滑油的精制再生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处理,粗滤,真空脱水,白土吸附,静电净化,高静度机械式过滤。其中粗滤器为采用两层柴滤纸中间夹一层无纺布组成的复合滤纸的滤芯滤油的机械式滤油装置,真空脱水器为双体并联式。该方法可使废润滑油经处理后达到或接近新油指标。或广泛用于电厂、钢铁企业,矿山等单位的旧油(废油)处理。但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 生产成本高,由于采用静电净化,造成生产成本加大。
2)设备装置不合理,由于采用高度集成模式,造成设备维护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优质红褐色的废润滑油精制再生方法,是以优质红褐色的废润滑油为原料,精制再生润滑油的方法,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质量稳定,适应性强,良好可操作性的,替代现有的土法再生润滑油技术;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优质红褐色的废润滑油精制再生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油入厂、2)沉降除水杂、3)真空脱水、4)离心脱杂、5)白土吸附过滤、6)润滑油调配、7)成品油入库,其特征在于:
1)、原料油入厂:将含水量不大于5%的优质红褐色的废润滑油经检测后由油罐车上转卸入原料储罐中。
2)、沉降除水杂:将储罐中的原料经过72h以上的沉降。
3)、真空脱水:原料由沉降罐经放油口放入真空脱水器中,在-0.095-0.090mpa压力下加温到80℃脱水,当脱水口无水液流出时停止加热。
4)、离心脱杂:将脱水后的原料进入三足沉降离心机内除去颗粒杂质和存在的水分。
5)、白土吸附过滤:将离心脱杂后的油液用油泵打入板式密闭过滤器的加热搅拌槽中,根据油液颜色加入占油料总质量5-8%的的白土后,充分搅拌加热到80℃,后经过板式密闭过滤器过滤后得到合格的基础油,注入基础油储罐中。
所述的白土吸附过滤系统包括:白土搅拌槽1、搅拌电机2、板式密闭过滤机3、油泵4、进料口5、出料口6、取样口7、白土卸料口8。
6)、润滑油调配:将基础油注入到润滑油调配槽中,根据要求添加各类添加剂(抗氧化剂、抗磨剂、摩擦改善剂、极压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泡沫抑制剂、防腐防锈剂、流点改善剂、粘度指数增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使得油品性能符合要求,得到再生润滑油。
7)、成品油入库:合格的再生润滑油入库。
本发明生产的再生润滑油,通过脱水-除杂-活性白土吸附-过滤-调配的再生工艺,得到的再生润滑油其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在常温条件下操作,工艺简单,操作费用低,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本发明的的白土吸附过滤系统示意图。
图中:1白土搅拌槽、2搅拌电机、3板式密闭过滤机、4油泵、
5进料口、6出料口、7取样口、8白土卸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知,优质红褐色的废润滑油精制再生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油入厂:将含水量不大于5%的优质红褐色的废润滑油由油罐车上转卸入原料储罐中。
2、沉降除水杂:原料储罐兼做沉降罐。7吨原料油加入后经过72h的时间沉降后可以由放油口放出后进行下道工序。沉降槽用钢板焊接而成,立式平顶圆柱锥底槽,锥底60°,锥尖设排污阀;顶盖及罐壁保温材料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雕皇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雕皇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10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