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相催化剂在分解环己基过氧化氢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2258.2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1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郑玺;王敏;孙志强;马继平;苗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49/403 | 分类号: | C07C49/403;C07C45/53;C07C35/08;C07C29/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相 催化剂 分解 环己基 过氧化氢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多相催化剂在分解环己基过氧化氢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该催化剂为碱性金属氢氧化物,其中金属为Mg、Ca、Ba、Co、Mn、Zn、Cu、Fe的一种或几种。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使用环己基过氧化氢的环己烷溶液为原料,以权利要求1所述碱性金属氢氧化物为多相催化剂,在无碱体系且温和条件下,将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为环己醇与环己酮;反应温度在50-150℃之间,反应时间为0.5-2h。
3.按照权利要求2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己基过氧化氢的环己烷溶液原料中环己基过氧化氢质量浓度为1-10%。
4.按照权利要求2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催化剂的用量与原料质量比为0.0001-0.005。
5.按照权利要求2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反应结束后,离心或过滤将多相催化剂回收,回收得到的多相催化剂可直接用于分解环己基过氧化氢中。
6.按照权利要求2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相催化剂循环使用10次仍然保持了高活性。
7.按照权利要求2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反应在带搅拌的密闭反应器中进行,搅拌速度可为50转/分钟-1500转/分钟;反应中氮气保护压力根据反应温度可为0.1MPa-0.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22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