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蚕蛋白人造丝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2323.1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王煜;李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强;王煜;李桦 |
主分类号: | D01D1/02 | 分类号: | D01D1/02;D01D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 人造丝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纤维技术,是在蚕吐丝前采取介入法从五龄熟蚕体内取出蚕绢丝腺,以对其脱胶后得到的蚕绢丝液为原液制取蚕蛋白人造丝的技术。
背景技术
千百年来,国人载桑养蚕(含柞蚕放养),煮蚕抽丝,漂染编织,谱写了灿烂的中华丝绸史,丝绸意味高尚,丝绸意味富贵,享誉世界的丝绸之路即是中国丝绸文化誉满全球的真实写照。
以桑蚕为代表的蚕丝是天然蛋白质纤维,也是天然纤维中唯一的长丝纤维,蚕丝单纤度为2.65-3.74tex,每枚桑蚕茧可缫丝0.20克,长度达千米,有良好的纺织、编织性能。蚕丝柔软、光洁、滑润被人们称之为纤维皇后。蚕丝制成的丝绸产品富贵华丽、飘逸动感、舒适宜人、凸现高尚,深受世人喜爱。但随着科技发展,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先后问世,蚕丝不再是唯一长丝纤维,蚕丝纤度的单一不可更改性、防皱差、悬垂度不足等天然缺陷凸显,长期制约蚕丝领域拓展,“纤维皇后”地位受到冲击。
目前各类人造、合成类化纤仿丝绸产品充斥市场,琳琅满目的化纤及混纺服饰产品或以其以假乱真的丝绸外观、或以良好的防皱效果、质感挺括的悬垂度、以及超越蚕丝纤度范围,可依四季变化调整纤度,生产不同克重、不同厚薄产品的优势,很快得到人们认可,并挤占了原属丝绸领域的市场。
但各类以天然高聚物制成的人造纤维和用合成高聚物为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毕竟不具备天然蛋白质纤维蚕丝绸的柔润吸湿,贴身护肤等根本优势。国内外又开始从大豆、玉米、牛奶中提取蛋白质,制取人造蛋白纤维,希望获得具有蚕丝良好的服用品质、又能通过改性后能弥补蚕丝不足、同时纤度可变化调整、性能更完善的蛋白质纤维,以适应高档服饰和特殊行业需求。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分别取得了一定进度。据报导我国河南省濮阳华康生物化学工程联合集团研究开发并在国际上首次进行工业化试验制成的大豆蛋白纤维光泽好、吸湿导湿、丝绸般柔软滑润、悬垂性好、单丝纤度可细到0.12-0.17tex,小于蚕丝的2.65-3.74tex。成果突出。
曾经被国人引以自豪的蚕丝业,目前在各类化学纤维挤压下市场萎缩、仅靠沿袭加工传统产品和蚕丝出口维持现状,产业呈现颓势已是不争事实。据报导“蚕丝被”已成为维系桑蚕业生存发展的支撑之一。不知这是“歪打正着”,还是无可奈何。
如果大豆、牛奶、玉米等高性能人造蛋白质纤维的工艺制造成本取得重大突破,蚕丝将被其大量取代,我国数千年桑蚕业将受到沉重打击,这势必波及成千上万户蚕农生存,国家为振兴丝绸产业,增加西部农民收入的东桑西移政策也将难以为继。
如何突破化纤及大豆、玉米、牛奶等新型蛋白质纤维挤压,给古老丝绸业以新的活力,已成为众多科技人员的历史使命。
桑蚕丝绸业今日困境是因为天然蚕丝性能有缺陷,主要是防皱、悬垂差,尤以纤度无法变更,不能满足现代人类需求所至。对于天然蚕丝防皱、抗皱、改变悬垂度等课题国内已研究十余年尚未能予以解决,对于天然蚕丝纤度进行人工调整更未取得明显进展。
前期人们总是围绕已成型天然蚕丝绕圈子,想通过对成型蚕丝的改良,解决蚕丝性能缺陷。这条路子太单一,也越走越窄。能否换一个思路,从桑蚕吐丝前,蚕丝尚未成型时介入以实现目的。
我们曾设想培育一种新型蚕,通过喂养添有特殊饲料的桑叶,使蚕吐丝时可以根据人类需要吐出具有抗皱、悬垂度较强,色彩各异的蚕丝;继而想通过昆虫DNA变异培育一种大型、可以每只一次吐丝公斤计,蚕咀又可受人类控制,可喷吐截面各异、纤度可变的蚕。虽然这只是幻想却开启了我们在桑蚕吐丝前介入,人造一只“巨蚕”,摸拟蚕吐丝过程,人工控制“巨蚕”“吐丝”,制取人们所追求的不同纤度、性能可以改良的“人造蚕丝”路子。
上世纪50年代,河南郑州桑农上小学的孩子会从五龄熟蚕身上取出绢丝腺,浸入食醋制取枝状线体,栓东西。我们可以采用同样方法,从蚕体收取绢丝腺,然后经脱胶得到纯绢丝液,再参照化纤行业粘胶丝制取工艺得到以蚕绢丝液为原液的蚕蛋白人造丝,从而实现从蚕吐丝前介入,在成丝过程中控制达到获取纤度不同,可改性的“蚕丝”即蚕蛋白人造丝的目标,以实现广大丝绸科技工作者希望从蚕丝着手,振兴丝绸业的多年愿望。
发明内容
一种蚕蛋白人造丝纺织纤维技术,在桑蚕吐丝前采取介入法、摸拟蚕吐丝过程,人工控制制取不同纤度的蚕蛋白人造丝技术。
具体做法是:
从吐丝前五龄熟蚕体内取出蚕绢丝腺,分离蚕绢丝腺上胶体,以取得的纯绢丝液为原液注入一特殊密封容器,如同注入一只人造的类似医院打针注射器功能的“巨蚕”,注射器针头可视为“巨蚕”喷丝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强;王煜;李桦,未经李志强;王煜;李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2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