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圆端子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2480.2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0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4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1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圆端子及其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不影响产品功能及最终端子结构,且可显著降低成本的卷圆端子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卷圆端子通常都是和公头接触,为了提高端子的导电性,接触区都会采用镀金方式以满足导电需求。现有技术中,如图4所示,板材经过冲压模具成型后,在电镀槽内对端子进行浸镀而形成镀膜层,由于产品的结构原因,镀金方式都采用浸镀方式,而这样就使得端子的内外表面都会镀金,而实际使用时,只需端子和公头接触部镀金,即只需端子的内侧面与公头接触部进行镀金即可。现有的方式,造成了电镀面积的增大,提高了镀金成本,镀层损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卷圆端子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卷圆端子,包括,一卷圆条杆,在条杆上与条杆垂直延伸均布有接插条,所述接插条的末端向外翻折,所述接插条有且仅有一面涂覆有镀层。
一种卷圆端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冲压,将板材通过已经具有端子成型模板的冲压模具冲压成端子成型条的型材板;
步骤二:电镀,将步骤一生产出的型材板状端子通过电镀生产线进行电镀,根据不同镀层厚度对刷镀机的速度和电流进行相应值的设定,使得端子的接插条的连接区与电镀线上的刷金布接触,使接触的一面刷上镀层,达到单面电镀要求;所述刷金布的大小根据端子的接插条所需镀金层大小进行设置;
步骤三:冲压成型,将步骤二中的电镀型板材进行二次成型,成为卷圆端子,去除板材其余连接部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在不影响产品功能及最终端子结构的前提下,采用二次成型的方式,先更改端子电镀前的结构,使端子电镀工艺由浸镀改为刷镀,从而电镀面积由双面改为单面,大大的降低了电镀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卷圆端子制作的冲压第一次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卷圆端子制作的第二次冲压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卷圆端子浸镀工艺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卷圆端子刷镀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圆端子,如图1所示,包括,一卷圆条杆3,在条杆3上与条杆3垂直延伸均布有接插条1,所述接插条1的末端11向外翻折,所述接插条1有且仅有一面涂覆有镀层。
一种卷圆端子的制作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冲压,即第一次成型,将板材通过已经具有端子成型模板的冲压模具冲压成端子成型条的型材板,如图2所示。
步骤二:电镀,将步骤一生产出的型材板状端子通过电镀生产线进行电镀,根据不同镀层厚度对刷镀机的速度和电流进行相应值的设定,减小端子板材的移动速度,增大刷镀机的电流即可相应的加大镀层的厚度,使得端子的接插条的连接区与电镀线上的刷金布接触,使接触的一面刷上镀层,达到单面电镀要求;所述刷金布的大小根据端子的接插条所需镀金层大小进行设置;
步骤三:冲压成型,将步骤二中的电镀型板材进行二次成型,成为卷圆端子,如图3所示,再去除板材其余连接部分2。
具体地,刷镀工艺和现有技术的刷镀工艺相同,将第一次冲压成型的板材置于刷镀生产线上,板材上的齿轮孔22置于生产线齿轮上,刷镀机的镀金布与端子所需刷金区即与公头连接部21接触,齿轮带动第一次冲压成型板材水平上移动,启动刷镀机,即可完成板材的一面刷镀。刷镀完成后,进行二次成型,最后将多余连接部分2去除。
板材经过步骤一冲压成型时,形成的具有端子初成型的板材为直条形,便于刷镀。在不改变现有的刷镀工艺情况下,整个工艺可以使端子由现有的双面镀层改为单面镀层,方便快捷,效果显著。
镀层成本节省50%以上,由于镀层的厚度的不同,电镀成本所占产品成本比例会不同,所以,成本降低的比例也不同,例如镀金0.025um成本可降低8%,而镀金0.75um成本降低可达30%,也就是说按此方式更改工艺,根据镀层厚度的不同,成本最少可降低8%,最多可降低30%以上,实际和潜在经济效益提升明显。
且,在电镀行业内,相同规格的电镀规格,刷镀的电镀速度要比浸镀的电镀速度快15%以上,本发明的工艺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发明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24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